永康二十七年夏四月,北方遼國十萬大軍入侵大梁邊境。

遼軍很快攻克了定州景陽城,再一路向西攻打漢州。

漢江關外遭到遼軍圍攻,訊息很快傳到漢州各縣。

漢州百姓聽說遼軍正在攻打漢江關,很擔心邊關失守。

遼軍會在漢州各地燒殺擄掠,百姓也希望邊關將士能守住,也希望各城駐軍能擋得住遼軍入侵。

“定州景陽城失守了,漢周也會遭到遼軍入侵,漢州各城守軍可能會呆在城內防守。”

江易分析了目前的局勢,如果朝廷不想打,只能向遼國割地賠款。

大梁國力一年不如一年,而遼國逐漸吞併大梁國土。

“既然漢周官軍靠不住,只能靠咱們自己了。咱們有護衛五千,有燧發槍五百支。各種冷兵器數萬,存糧一萬多石,戰馬二百餘匹。”

數萬件冷兵器是從一座山洞中發現的,糧食是從各州商人手中購買的。

這一個月來,又招募了兩千年輕人加入護衛隊,總人數達到了五千人。

自從江易擔任鄉正那一天起,就開始屯糧練兵,隨時防備遼軍入侵。

遼軍往年都是剛入秋就南下劫掠,今年早了點。

“趁著遼軍還沒有來,多囤一些糧草等物資,加緊訓練。”

多訓練一段時間,多增強一些體能。真要跟遼軍對戰,就不會感到很恐慌。

讓護衛不畏懼生死,要知道這是在保衛自己的家園。

“遼國騎兵到了漢陽,就不能快速衝鋒。到時候我們對戰的必然是遼國步兵,火槍就是我們的優勢。”

火炮還沒有打造出來,不然,絕對能給遼軍造成更大的傷亡。

不要指望駐守在漢州各城的官軍,他們守在城內保護著那些官吏和大戶人家。

城外就顧不上了,城外的百姓只能自保,向南逃往其他州縣。

“既然官府沒用,只能靠咱們自己了。等擊退了遼軍入侵,官府若是找咱們的麻煩,就狠狠教訓他們。”

江易對官府那些人的所作所為很失望,連城外的百姓都保護不了。

把大部分兵力留在城內,保護城內那些人。

讓城外的人自生自滅,江易可以藉此機會籠絡人心。

也好藉此機會削弱官府和軍隊對漢州的控制力,江易輕而易舉地控制漢州。

“從今天起,新加入的護衛要加緊訓練,更早加入的護衛到各村巡邏。凡是有可疑之人,先抓起來再說。”

尤其是那些遼國來的細作,他們會到漢陽各鄉村刺探情報。

如今大梁內憂未平,又發生了外患,百姓苦不堪言。

“城外的百姓也需要保護,漢陽有十個鄉。我決定派五百人保衛一個鄉,每五百人中配備一百支燧發槍。”

等把入侵的遼軍趕出漢陽,江易派去的人基本上控制了漢陽城外各鄉。

也達到了基本控制漢陽的目的,這段時間還是多打造一些碎髮槍。

“我認為不如把所有護衛留在雙馬鄉抵禦遼軍入侵,其他鄉村不該我們管。”

趙虎不太贊同疆毅的想法,兵力太過於分散。

遼軍集中兵力攻擊其中一個鄉,其他地方的護衛也不能短時間內過來支援。

“漢陽城各鄉村地形複雜,遼國騎兵無法發揮巨大優勢,只能派步兵到各鄉村劫掠。”

每個鄉派五百人去保衛,也是磨鍊他們的實戰能力。

江家護衛躲在房屋內,用弓箭和碎髮槍擊殺敵人。

有樹林的地方就躲進樹林裡,遼軍人多勢眾,此戰不能退縮。

“官府真是無能,那些官軍守在城裡不出戰,讓我們這些百姓任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