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父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村民們目送兩個衙差騎著馬走了,方才此起彼伏的叫起撞天的委屈來。
“朝廷是有規制的,收稅要在割地以後,正是青黃不接的月份,誰家有餘糧啊?”
“誰說不是呢?俺們家最近一天只煮一頓飯,連糲米都不敢多放,哪有餘錢交稅呀?”
“就是啊,就是現在割地,也來不及換成錢啊。”
原來的縣太爺還好,體諒民生不易,允許大夥用糧食頂稅。
可如今的縣太爺怕麻煩,自從去歲上任以來,便重新定了規矩,只收銅錢。
更奇怪的是,有的時候連銀子都不收。
百姓也不知道為什麼,通常也不在意,都是莊戶人家,哪來的銀子?
眾人正在議論紛紛,林柔已經聽明白了,就是今年的稅收提前收了。
她的眉頭一皺,如今這個朝代跟她從前生活的地方可不一樣。
縣太爺就是老百姓頭上的天,加賦稅的官員不知道有多少,都是官老爺一句話的事。
提前收稅不怕,就怕這一次交完了,過些日子又來收。
花嫂子也抱怨著,拉著林柔往回走。
她家裡有別的進項,在村子裡生活上相對富裕。
這些銀子對於成子叔家來講不算太大的負擔。
“這縣老爺一張口就要錢,這個月份,咱們村肯定有好幾戶人家都交不起。”
花嫂子說完,又看了一眼林柔,她可惜的說:“你們家如今跟老屋分家了,這稅就得單獨交,要是還沒分家,也不用你操這個心。”
這年月收稅都是按戶頭收的,無論一家有幾口人,都交一份錢。
所以莊戶人家平常磕磕絆絆的,有的甚至都打在了一起,也是咬緊牙關不分家。
只要不分家,都算作一戶,無論交稅還是徵搖役,都只出一份。
林柔只是笑笑不說話,她寧可多拿一份錢,也不願意跟老屋攪和在一起。
更何況就算是不分家,到了拿錢的時候,人家也便宜不了他們。
走到家門口,看見院門開啟了,這是趙安回來了。
林柔跟花嫂子打了一聲招呼,推開院門回了家。
一進屋,果然看見趙安正在炕沿底下鋪青石板。
他扛回來兩塊大青板,足足有幾百斤重,趙安正在地上抄平。
青石板有薄有厚,不可能那麼均勻,得在地上墊一層沙土,藉著沙土來找平衡。
兩塊青石板就鋪了大半個屋地,趙安頭也不抬的說:“我一進村子就聽見他們議論衙差來了,啥事啊?”
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
這些吃公家飯的,到他們村子裡來,一準沒好事兒。
“收稅,明天一早就得交。”
“怎麼交這麼早?”趙安直起腰皺著眉頭問。
林柔搖搖頭,她也不知道。
趙安蹲下身去接著幹活,“早晚都得交,交就交吧。”反正現在他們家也不差錢。
林柔躊躇著說:“就怕這回交完了,下回還要。”
“下回?下回就是明年春天了,一年兩次稅,今年的都交完了。”
林柔:“那可不一定。”
趙安對媳婦還是信服的,聞言也皺起了眉頭。
他也聽說了欽差的事兒,明明是來賑災的,卻到處搜刮奇珍異寶,說是要獻給皇帝,簡直莫名其妙。
下頭的老百姓連飯都吃不起了,這皇帝還要什麼奇珍異寶?想必也不是個好東西。
遠在萬里之遙的皇城,正被趙安唸叨的皇帝打了個噴嚏,他心裡美滋滋的想,肯定是兒子想他了。
皇帝陛下琢磨著,一會兒回御書房先不看摺子,得給兒子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