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點乾貨,我去京都得好好和孫老登宣傳宣傳你。

縣令都成精了,哪聽不懂秦朗話中有話。

“少年英才,誰見了不愛才心喜,孫尚書和我那都是一個心情,秦老爺的糧局在咱涅陽縣也有分號?”

涅陽縣令識趣的把話題引到了兩個人都想聽的位置上。

“是有個小破號,全仰仗縣令平日裡照拂,勉強餬口。”秦樓笑道。

“秦解元專心備考,家裡可不能拖後腿,糧商可是咱大宋的寶貝,都是給朝廷服務,肯定要選自己人才放心。”

涅陽縣令說到此處,頓了一頓,似乎在踅摸什麼事情。

“涅陽縣的東邊三個鎮子不是秦府在收糧吧?”他斟酌著自己的措辭。

“秦家小本買賣,只有縣城西邊2個小鎮是我們的收糧地。”秦樓立馬接話。

“那秦老爺還是得加加擔子,把東邊那三個鎮子一併收了吧,畢竟事關朝廷的命脈,可不敢不謹慎。”

涅陽縣令裝模作樣的道。

“那就多謝縣令大人了。”秦樓拱手道。

一個鎮子的利潤1200兩,三個不少了,勝在源源不斷。

“縣令大人果然國之棟樑,等學生再赴汴梁,一定和座師好好交流一番,必不能讓人才埋沒。”

才給三個鎮?打發要飯吃的呢?經過穎陽縣的事情,早就把秦朗的眼界養刁了好吧?

人一出手十來萬兩,你這一萬兩都不拿出來,還在這整上分期付款了,多少欠點意思吧?

“啊這?秦解元的好意,本官心領了,尚書大人憂心國事,怎能用這點小事佔用他的精力呢。”

涅陽縣令額頭的汗瞬間就下來了。

賊子,想謀害我。

“不不不,為國舉才,相信座師是樂見其成的。”秦朗一臉認真的表示,你這個人才,我舉薦定了,耶穌也攔不住。

“本官忽然想起,內鄉縣令與我有同窗之誼,那邊不知秦老爺可有分店?”涅陽縣令話鋒一轉。

“那自是沒有,內鄉縣的各鎮已然有固定糧商在收購,我也是鞭長莫及啊。”秦樓苦笑道。

“沒事,都是為朝廷分憂,那邊3個...不6個鎮,我做主了,都只允秦家收購,包括涅陽的9個鎮一併如此處理。”

涅陽縣令語速極快的說道。

“這不太好吧?有沒有欺行霸市的嫌疑?”秦樓故作為難的道。

“哪有,秦家收糧一向敦厚,百姓們是有愛戴之聲的,我這是順應民意。”涅陽縣令忙說道。

你還為難上了,涅陽縣令內心白眼狂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