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歲,也是風神俊朗一表人才,他是二甲進士,能做到上縣的縣令,他未來的仕途之路還很遠。

故而他的心態一直很平和,無論對人還是對事都怡然自得。

“縣尊,這豎子著實氣人,我都想直接把他丟出考場了。”劉學正一臉不忿。

“不必,給他一個完整的體驗,讓他意識到自己不是科考的苗子即可。”

“聖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各有志,亦各有所長,咱們不必著相。”

“是。”劉學正也歎服於縣尊的淡然和超脫。

當然陷入深度睡眠的秦朗,沒聽到這死動靜,即便聽到他也不在乎。

勞資本來就家財萬貫,科考是錦上添花,絕非雪中送炭。

目前看還影響自己生活質量呢,大冬天放著暖烘烘的被窩不睡,來這裡考試,我還一肚子埋怨呢。

鐺鐺鐺,又是三聲鑼響,衙役開始收卷。

被驚醒的秦朗看著被自己口水浸溼的案板,露出一切盡在掌握的表情。

幸好我知道把礙事的卷子放到另一旁,不然等下交什麼呢?

鬆了鬆身上的袍子,伸了個懶腰一看已經日上三竿,涼意終於微微被驅散。

第二場四書文,明白,閱讀理解嘛。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考官一看就是花裡胡哨的,還崇倡君子風範。

秦朗撇嘴,這老小子是日子太順了,沒經歷過社會毒打才能這麼理想化。

無所屌謂,咱是來考試的,管他咋樣呢,先把眼前應付過去來說。

“夫君子者,非唯才學出眾,更在乎德行高尚。而德行之中,尤以能容人、能自持者為上。今試以此言為引,論君子之修養。”

別的先不提,馬屁先拍上,自命君子的人一定心裡暗爽。

破題無非君子修養,面對誤解或不瞭解時,能夠保持平和、不怨不怒,看了那麼多歷年真題,就算不吃豬肉,也不能沒見過豬跑吧?

“...君子之道,深遠而廣博。以“人不知而不慍”為要,實乃修身之根本。願吾輩共勉之,以聖人之言為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負此生。”

結尾再點題,一看就是老範文了,洋洋灑灑幾百字躍然於紙上。

相信這一篇文章,能讓那些眼高手低的君子,產生極大的共鳴,你管他實不實用呢,要臉考什麼試?

你看古代但凡沒得點情商,自命不凡的才子們哪個科考之路一帆風順?

即便他是才氣飛揚,沒點人情世故,還是得蹉跎半生。

考試考的什麼?不就是投其所好嘛,情緒價值直接給主考官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