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逼迫!(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天一直不下雨,趙家村僅有的一口水井,水位也越來越低了。
而這會有人發現在村子的上游十多里外的山上,原本有一處山澗居然還有一些水,只是這山澗被一些石頭給攔住了,水根本就流不下來。
去那裡取水那路又非常的不好走,現在只有兩種方案,一種是炸掉山澗的巨石,一種是在山澗邊修路,最起碼得人能透過的道路,而這兩種都需要炸石頭。
因為那個山澗就是兩個石頭山的中間,周圍都是那種石頭根本就沒有路。
埋火藥炸石頭的活,就被分派下來,好巧不巧就有張建國。
張建國自然是不同意,趙信就放出話,要是他不聽從村裡的安排,他家的今年的糧食就別想要了,畢竟,他前段時間一直藉口生病,根本就沒上工幹活,當然要是他肯去幹活,以前休息的時間全部給他算工分補糧食。
這要是換成其他村民,那是根本就沒辦法抗拒。
因為一旦抗拒不從就沒有工分和糧食,不到過年就要餓肚子了,會落下饑荒,搞不好為填飽肚子得去借債弄得幾年都還不上。
對於農村人,最怕的就是餓肚子落下饑荒,所以很多時候就算是明知道有危險, 他們也會硬著頭皮上。
只是這次,張建國不同意,開大會的時候直接就提出來。
說去十幾裡外的山澗取水不行,一來太遠了路不好走,去一趟得花費不少的時間。
既然大旱之年山澗有水,說明趙家村地下水源肯定還是很豐富的,至少證明有還有水,這樣與其去十幾裡外炸石頭開路取水,還不如想想辦法,在村裡重新挖水井,或者找一找原本那些水井。
也許比去山澗取水更方便更有可行性。
張建國這種說法,其實很多村民都覺得有道理,就算是山澗那邊有水,可這往返差不多三十里地,加上又是山路崎嶇難行,這弄點水實在是太難了。
要是真的在村裡再挖一口井,只要有水,就能解決人們吃水困難的問題。
“我們可以試試讓張建國去找水,也可以讓一部分人去修路或者去炸石頭,兩邊都準備,誰先給村裡弄到水,就聽誰的……”
這一次黃三站出來,非常的支援張建國的意見,畢竟村裡缺水這是事實。
能給村裡弄到水,這就是能耐,不一定非要這樣的人去放炮炸火藥。
這也是黃三第一次站出來,反對趙信,提出自己的看法,而這一次記分員劉桂花猶豫一下,也表示可以讓張建國試試,說要是村裡多一口水井的話,大家就輕鬆許多了,也不用騰出大量時間去找水。
趙信異常不滿的瞪了一眼這劉桂花,這才讓她當了幾天的記分員,就敢跟自己唱反調了,敢向著張建國說話,這還想不想繼續幹?
“要是張建國同志能找到水源,或者,有一定的把握找到水源,我覺得,都可以讓他試試,萬一不行,在去炸山放炮也行,畢竟總得試試更好的路!”
說話的是村支書趙傑,他是趙家村最有文化的人,是以前的高中生,在村裡也是很有威信的,他這樣一說,許多人都覺得有道理。
最後趙信雖然有些不樂意,但還是少數服從多數,讓張建國和黃三負責在村裡找水,給他們一個星期的時間,要是這一個星期找不到水源,那麼就讓張建國去炸山放炮,保證村裡人去山澗取水的路好走一些。
“一個星期太少了,最少也得一個月時間呀,這要是找水源容易的話,村長早就帶人找出來了……”
張建國故意裝作很焦急的模樣,一個勁的說時間不夠用。
其實,他發現地下暗河的時候就很仔細的想過,也回憶過前世村裡幾口水井,哪一個下面有可能和暗河連線在一起。
只有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