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亂拋繡球欽點皇后 檢閱團營警告內官(三)(第3/4頁)
章節報錯
,哄哄他們罷。”
正德讓他這麼一點撥,果真將三個內閣大學士招到文華殿認個錯。
劉健將正德的話當真,給他列出四條箴言,放置在御座旁邊時時省察:
一是要他無單騎馳驅,輕出宮禁;二是要他無頻臨監局,泛舟海子;三是要他無視鷹犬彈射;四是要他委納內侍進獻飲膳。
正德一看頭都大了。劉瑾見他滿面愁容,問怎麼啦。
“這老小子的意思明擺著,他要朕別老跟你們混玩,須經常與他們在一塊兒。”
劉瑾也沒了鬼主意,他只能勸正德將四條箴言鄭重其事放在御座旁。
看到正德這麼在意三位閣老,劉瑾才知道害怕。倘若正如張文冕所料,他們八虎的未來生死未卜。
就這樣,正德和劉瑾一唱一和,將聲勢造起來,暗地裡已得到幾百萬兩銀子。
正德偷著樂,並非全為錢財,也是覺得這遊戲刺激。
劉瑾也樂,他不僅加深正德對他的信任,也狠狠撈一把。
劉瑾說這是“瞞天過海”,正德高屋建瓴,他說這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不料樂極生悲,過了這陣子,大婚時正德興致已盡,婚禮令他覺得索然無味。
劉瑾更慘,大婚時朝臣不願在喜慶裡敗興,婚禮結束後,諫章日漸增多,矛頭幾乎全指向劉瑾這幫人。
似乎不像張文冕說的是必然,而是劉瑾等人不注意檢點。
劉瑾畢竟年過半百,大婚千頭萬緒,內官監的事情更多,往往又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劉瑾一半因為累,一半因為不能恣肆所為生悶氣,正德大婚一結束,他就病倒了,回石大人衚衕外宅靜養。
這天他跟陰九司、朱恩、錢寧等一夥武士閒聊,說到江湖俠客,錢寧說:
“京畿最有名的馬賊是張茂,此人有個朋友叫楊虎,幾個月前落在捕盜都御史寧杲手裡,在京師找關係搭救,寧杲就是不肯放人。前幾天透過臧賢想求印公疏通,印公正忙著,我沒敢答應他。”
“馬賊跟山東響馬一回事嗎?”
朱恩說:“不完全一樣。馬賊沒準就大明朝才有的。京師一帶大片草場,朝廷將戰馬交由牧民飼養,撥給草場耕種。可草場大量讓官府侵佔了,馬要養,沒養好得賠,地又沒得種,只得落草為寇,便稱馬賊。近幾年,張茂的名頭響得很哩。”
劉瑾嘆一口氣道:
“當官的不為朝廷恤民力,草民焉能不為盜?楊虎想必也是大有來頭?”
“楊虎原是易州山廠的炭民,也是逼得沒辦法做強盜的。宮中每年要山廠上等木炭千萬斤,惜薪司的人以四萬斤為一萬斤准折耗,跟馬賊一樣,許多炭民沒奈何做了強盜。”
劉瑾又嘆一口氣說:
“這等大事,司禮監充耳不聞,簡直是禍國殃民!”
他並非憂國憂民,而是機會都要損一下司禮監。
司禮監的舊人讓正德不待見,雖然想方設法保住利益,可正德不買賬,朝臣革除弊政又來勢兇猛,他們倒是一再讓步。
然而大都弊政才革除,就給新貴騰出生財門路。
比如說傳奉官,朝臣清理一批,劉瑾等人就找正德說情頂進一批,差別是頂進去的沒有革除的人多而已。
錢寧說:“前回太監家失蹤男童一案弄清了,原來是寧王府作怪,他們偷泉州府數百個男童,送給太監們傳宗接代,讓寧杲的兩個手下知道了,追到京城來。偷太監家的兒童就是他們乾的,連不相干的臧賢也讓他們嚇得夠嗆。不過也沒有加害,不會泉州話的又悄悄還了。”
陰九司說:“我的一個門下說,這事差點兒釀成大禍呢,男童失竊牽涉到泉州府一個村子,江湖俠客差點將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