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小山,生在大山長在大山,從小就愛跟著爺爺漫山遍野地跑。爺爺是村裡的老中醫,他對草藥的事兒門兒清,在他的薰陶下,我也認識了不少草藥。可讓我印象最深的,還得是毛慈姑。

那是一個春雨初歇的清晨,空氣中瀰漫著泥土和青草混合的香氣。我和爺爺像往常一樣進山採藥,一路上,我蹦蹦跳跳,興奮得不行。突然,爺爺在一片潮溼的山壁旁停下了腳步,他的眼神裡透著一絲驚喜。我趕緊湊過去,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只見一叢小巧玲瓏的植物,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小山,這就是毛慈姑。”爺爺的聲音裡帶著幾分鄭重。我仔細打量著,它植株不高,也就十幾厘米,葉子細長,呈翠綠色,葉片上還帶著一些細細的白色紋路,就像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再看它的花朵,淡紫色的花瓣上點綴著深紫色的斑點,宛如夜空中閃爍的繁星,美得讓人心醉。

我忍不住伸手想要觸控,爺爺連忙攔住我,“別碰,這毛慈姑可金貴著呢,咱們得小心些。”爺爺說著,便蹲下身子,開始小心翼翼地給我介紹起來。“毛慈姑的假鱗莖是它最有價值的部分,就像個小小的圓球,表面黃白色或棕黃色,質地堅硬,上面還有一些環狀的節。這可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好藥。”

回到家後,爺爺把採回來的毛慈姑放在院子裡晾曬,趁著這個功夫,他又給我講起了毛慈姑的藥性。“這毛慈姑味甘、微辛,性涼,歸肝、胃經。別看它個頭小,作用可大著呢,能清熱解毒,化痰散結,還能消癰腫。”爺爺喝了口茶,接著說,“村裡要是有人被熱毒侵襲,長了癰瘡腫毒,用毛慈姑就能緩解;還有那些因為痰火鬱結導致的瘰癧、痰核,它也能派上用場。”我聽得入了迷,腦海裡浮現出各種病人在毛慈姑的幫助下恢復健康的畫面。

從那以後,我對毛慈姑就上了心。每次進山,我都會特別留意它的蹤跡。我也漸漸瞭解到,毛慈姑:()短篇中草藥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