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子

賈政上午出門會客,中午時才返回。賈環去見賈政依舊是他回府日程的安排。他剛見過賈母、王夫人,還需要見見他的父親賈政。

賈環到賈政的外書房外。精雅的院落中,幾名長隨在陽光下曬著太陽,都是笑著見禮,“見過三爺。”

賈環點點頭,“老爺在吧?”

名叫信兒的小廝道:“在的。正和清客相公們一起吃酒呢。”說著,在前面帶路,將賈環領進去。跟著賈環一起過來的錢槐、歸趣留在外面閒聊、吹牛。

賈政的外書房是寬敞、明亮。進門來,就可見字畫、香爐、書案、書櫥、梨木椅、桌几、高几陳列開。

幾名清客都是三四十歲的年紀,各自散坐著,有酒,有菜餚,和賈政高談闊論。很有點魏晉名士,清談的架勢、味道。

賈環一看這個“袖手空談有萬言”的熱鬧場面,心裡就嘆口氣:他原本還設想給賈政當謀主,現在這情況,他仔細推敲後修改計劃是對的。

但凡謀主,要與輔助的人選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發揮最大作用。比如,劉備和諸葛亮,曹操和郭奉孝。而政老爹明顯不適合當主公。

見賈環進來,坐在窗邊的程日興,滿臉笑容的站起來迎著,“世兄,今日回府了?”順天巡撫張安博在武英殿官升兩級的事情早就傳遍京城,而賈環作為張伯玉的弟子,幫他在會同館裡接待來訪的客人。很多人也是知道。

賈環微笑著點頭致意,向書桌外的賈政行禮,“兒子今日回府,來給父親請安。”

賈政一身玉色儒衫,站立著,風度儒雅,手裡拿著酒杯,臉上的笑容剛剛淡去。看著賈環目光有點複雜。正常情況,他揮手讓賈環離開即可。但他身在工部,怎麼會不知道最近朝局的變化?張安博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只怕和他這個庶子有點關係。想要詢問一二,只是不大好問。

賈政淡淡的道:“見過你母親了?”

賈環道:“嗯,剛在老太太處見過了。兒子討了老太太的同意,準備負責族學,教授族中子弟學問。”

以賈環十一歲的年紀,說出要當人老師,教授學問的話,其實很有點違和感。賈政書房中陪客的六名清客都是眼神交流,臉上泛起苦笑。以環世兄的功名,他是夠資格的。

賈政奇怪的看賈環一眼,捻鬚沉吟片刻,“我知道了。你去吧。”科舉這一塊,他這個庶子現在在賈府、在四大家族中都算是翹楚人物。

賈環點點頭,再次向賈政行禮,告退離開。

看著賈環離開的身影,賈政搖搖頭。

他的門生工部織染所大使李平還勸他將賈環調到身邊來參贊事務。他其實有點動心。父為子綱。他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但熱衷仕途。可看今天的情況,有點難。

他這個孽子對他還是敷衍居多,虛應故事。

賈環從賈政的外書房裡出來,往望月居而去,回家吃午飯。

他還不知道賈政的想法。若是知道,就算賈政讓他去當幕僚,他也不會去。政老爹太坑!

朝局動盪之時,謝大學士、王子騰一脈獲勝之時,各方都在瓜分利益,賈政竟然還是喝酒、清談。話說,這時不應該找王子騰疏通關係,準備卡位、升官嗎?

給賈雨村謀一個金陵知府(正三品)都很輕鬆。為何賈政自己的工部員外郎(從五品)多年都升不上去呢?這裡面,賈政自己有很大的原因啊。

賈環修改了他之前的計劃:在恰當的時候,推一下賈政的仕途,讓賈政在未來下注時有話語權。方法,不一定是給賈政當謀主、幕僚、心腹。可以是:兒子給父親要官等方式。這是山長上次給的謝文正公傳記裡面提到辦法。

所以,他和賈政的父子關係保持現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