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的查訪過程中,我格外留意那些身上有抓痕的人。不巧,果然遇到一個。";
墨郎俯身探到床下,片刻競取出件舊包裹。墨郎三下兩下開啟來,裡面竟然藏一把帶血的剔骨尖刀。
墨郎:";老爺,這裡有一把刀。";
童武拿過刀,看了看:";大人,那晚壽筵我家廚房正丟了這樣一把刀。";
蘇軾眼前一亮。童武的手臂上正露出幾道抓痕。
蘇軾:";童武拿刀時,本官看得清楚,其手背上有數道抓痕,顯然是最近所傷。而且不只如此,本官查驗後發現,那柄剔骨尖刀的刀把上留有的血手印乃是一隻左手的手印。而當時童武握刀時,正是用其習慣的左手。綜合以上兩點,本官初步推斷殺害張三元的兇手就是童武。接下來本官要做的就是落實這個推斷,同時還要想明白兇手的動機。員外將銀票給張三元的時候,童武在場,那童武見財生異、謀財害命,倒也說得過去。只是這樣解釋似乎簡單了些。在查訪中,本官從張三元的妻子何香兒處,聽到一條線索,一個月前有人以高價向張三元定購柿蒂綾。張三元據此才向員外借銀千兩,並以綢莊抵押。而東城的董非也是以相同的緣由,向員外借銀八百兩,以綢莊抵押。讓我感到不解的是,杭州城內乃是世和綢莊最大,又專做外埠生意,為何這些外地客商不去世和,卻同時找到張三元和董非的綢莊,且數額又如此巨大呢?聯絡到本案,張三元已死,而董非的嫌疑最大,若再被判死罪,這背後又會有誰得利呢?照此推想,蘇某自然而然想到員外,我做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這一切的背後主使是員外的話,兩家綢莊的掌櫃一死,自然無力償還欠款,員外就可以順理成章接手兩家綢莊,從而進一步獨霸杭州城的絲綢業。這可真是一箭雙鵰的好計。";
杭州府平冤(23)
童員外:";蘇大人說老夫有意栽贓董非,可是沈大人一開始抓的是劉老運父子。難道老夫連劉氏父子也要栽贓不成?";
蘇軾:";這恰恰是你始料不及的一個失誤。你本以為經過周密的策劃,案發後由童武去張家假借綾絹,待張三元的屍身被發現後,便陪何香兒去府衙將禍水引向董非。";
童武突然說道:";稟大人,當晚張三元在我府上後堂向我家員外借千兩銀子,寫有借據,當時小人和東城綢布莊的董非董老闆都在場,可以證實。董非當晚還睡在。。。";
童武正說著,一旁的何香兒像突然想起什麼,大喊一聲:";啊!";眾人一驚。
蘇軾:";只是你想不到,沈大人的注意被意外引向了劉老運。而後劉喜的投案自首,更是完全破壞了你的計劃。你本以為功虧一簣。卻想不到本官接手此案後,排除了劉氏父子的嫌疑,於是你又可以繼續你的計劃,在我去你府上查訪時,給本官上演了一出苦肉計。";
童員外在涼亭裡獨自飲酒,滿面愁容。酒桌對面放著一隻空杯。童員外給杯中斟滿酒。對著那隻酒杯一敬,一飲而盡。剛放下酒杯,只聽";嗖";的一聲,一隻鋼鏢已插入桌面。童員外大吃一驚,本能地退了幾步,大喊道:
";來人啊,來人啊!";
眾多丫鬟、家丁急忙趕來。童員外顫著手,指道:";那。。。那刀。";眾人見狀,也都是一驚。幾個膽小的丫鬟嚇得喊出了聲。
童武壯著膽子上前,發現那刀上還帶著一張紙條。童武拔出刀,展開字條給員外。
員外接過,發現上書兩字:閉口。
蘇軾:";那隻鏢如果我沒有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