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也放不出來。

一動用神識,少陽經便失去了往日應有的反應,丹田氣海與腦子裡的本神、承靈、天衝三穴全斷了聯絡。

不僅如此,氣海中央會出現了一方金色圖案,外形有點像大鼎,又好似某種篆文變形後的寫法。

“大天王印封。”

鄭九琢磨了半天,終於搞清楚了幾個字跡,從上到下書寫,因為變形,便組成了一尊爐鼎的形狀。

呂正平是丹堂長老,最擅長煉丹,自然也最熟悉爐鼎,青陽道門最厲害的爐鼎便是大天王鼎,能煉起死回生的絕世丹藥。

完全明白了,呂正平將鄭九的靈力、金丹及神識全部都封在了爐鼎中,不僅嚴密控制靈力神識外洩,還以丹爐的方式反覆錘鍊金丹,夯實鄭九修行的基礎。

換句話說,呂正平這一掌是青陽道門獨有的傳功灌頂術,一下便消耗了老道士近一半的修為。

傳功灌頂雖然沒有增加鄭九的絲毫靈力,卻把只有煉虛期才會出現的仙體丹爐的架子給搭好了。

這意味著鄭九隻有突破煉虛境乃至更後期的大境界後,才可能真正開啟並駕馭一身修為,否則他只是個看似尋常的武修。

這可能是個非常痛苦而又漫長的過程。

但好處更多,鄭九的身體強度依然是修士的本質,隨著境界的增長,還會變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其次,未來鄭九根本不用發愁暴露道元符種和修士的身份,也不用絞盡腦汁在突破大乘境後,思考如何搭建仙體丹爐。

再次,還可以最大限度的緩和、甚至避免未來武道真元和修行靈力兩種力量體系發生的衝突。

此功法十分玄妙罕見,凝聚了呂正平近半生的心血,也極少有人能練成,就算強大如廣平真人也沒有掌握可以搭建仙體爐鼎的傳功灌體術。

因為這樣的傳功術,完全是為了悉心栽培下一代而全力以赴,有貪心私慾者,自身修為再如何強大也不會去琢磨這般吃虧又撈不到半分好處的傳功術。

呂正平不然,不僅為人耿直正派,而且一生的心血都傾注在宗門內,修習此法就是想傳功給能真正繼承其意志和衣缽的人。

他一生收了三名弟子,兩名在衝擊大乘境時失敗,一名死於劫雷,一名被劫雷重創後修為皆廢,形同廢人,終身無法再修行。

第三名關門弟子,因心術不正,被呂正平逐出丹堂,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弟子居然轉身便投靠了他最為痛恨的廣平子。

由此,呂正平心死。

可沒想到,為了應付差事的一次出行,不僅讓呂正平遇到了鄭九,還讓他知道了師兄木華道人的死因。

就算鄭九守口如瓶,呂正平也看出來了,鄭九的體內有道元符種的影子,這讓他大喜過望,心中之激動難以言述,遂果斷傳功,並使用大天王印。

既然看見了,便要盡一切手段保護好此子,這便是呂正平最樸素的想法。

鄭九雖然不知道呂正平看出什麼,更不瞭解對方為此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內心卻感受到了老道士對他的厚愛。

就如同師父木華道人,均是一面之緣,卻都毫不保留的付出,不管為了什麼,都讓鄭九感動,同時也倍感壓力。

前有木華道人,後有呂正平,曾讓鄭九非常厭惡的青陽道門正在他心裡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或許,他們才是道統的真正代表者。

:()列國大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