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他的一切。

張衍從行囊中掏出紙筆,藉著屋內燭光與窗外星光,開始為聞硯撰寫藥方,只是執筆的手顫抖的厲害,半天寫不出一個完整的字來。

他索性將筆放下,捻滅了那盞還在燃燒著的燈燭,房內頓時陷入一片漆黑。

道士與書生就這樣,暫且將身心,都寄託給這一片漆黑。

就在這一片漆黑中,弟子見到了師父,學生見到了先生。

學生跪在了先生面前。

弟子蹲在了師父身邊。

師父與先生傳道授業。

學生問先生:“先生!可否……是學生錯了?”

先生皺起眉頭,有些心疼這位失魂落魄的學生,但還是答道:“你有你的傲氣意氣,你有你的志向志願,且知且行,又何必去在乎對錯?”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先生扶起學生,溫和笑道,“我輩讀書人,要讀聖賢書,總想要為這百姓,為這世道,為這天下去做些什麼。”

學生看著先生,突然徹底便崩潰了,聲音帶著哽咽又問道:“先生!學生是不是管得太多了些?”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先生拍著學生的肩膀,搖了搖頭,輕聲道: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先生!我讀得了聖賢書,卻管不了這窗外事!”

“我一切都看見了啊,我明明都救下他們了啊,他們為什麼還是要死?!”

“當我看見一個孩子躺在死去母親懷裡,餓得去啃母親屍體時。我做不到視而不見,袖手旁觀啊!”

學生扯住先生的大袖,嚎啕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淚,糊了先生滿袖。

先生有些嫌棄,卻也無可奈何,任由學生扯著自己的大袖。

另一邊,弟子蹲在師父身旁,師徒倆默默不語。

弟子突然說道:“師父,我不想下山了我想回山上陪著你。”

師父凝視著黑暗,默默道:“下了山,就回不去了。”

弟子低著頭,怯懦道:“那我下山又救得了多少人呢?好像我下山,也沒救下什麼人。”

師父也低下頭,看著弟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那你想些幹什麼呢?”

弟子忽的站起身,看著師父,小聲道:“師父,弟子想要入世救天下。”

師父說:“那你現在入世,就憑你現在的修為,又幹的了什麼呢?”

弟子又蹲了下來:“那怎麼辦呢?”

師父回答:“明心見性,利人貴己。”

弟子不明白:“什麼意思?”

師父一巴掌拍在他腦袋上,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我怎麼就收了個你這麼笨的徒弟呢?

“你現在入世有個屁用啊,你應該以救人磨練心性,入十萬法境後,才有資格去談入世。”

弟子哦了一聲,笑了笑,說道:“師父,弟子明白了。

一位先生與一位師父,同時看向各自的學生與弟子,異口同聲道:

“天行健,當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當以厚德載物。”

漆黑一片的房間內,先是出現一點火光,而後便突然大放光明。

窗外,漫漫長夜過去,紅日昭昭。

窗內,書生道士對視,燭火瑩瑩。

眼角還帶著淚痕的聞硯,看著有些發愣的張衍,輕笑道:“道士,當你見過我所見過的一切,你便自然會理解我心我意。”

張衍輕輕點頭,若有所思。

:()生老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