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紫鵑……(2)(第2/3頁)
章節報錯
重迷霧,喚醒沉睡中的寶玉,但面對那群掌控著文化風向標的權貴們,她的力量終究顯得微不足道。
那些所謂的文化掌舵者們,他們猶如堅固的堡壘,牢牢守護著既有的秩序和規則。紫鵑的努力就如同蚍蜉撼樹一般,難以撼動其分毫。在這個充滿世俗與功利的世界裡,真情往往成為了一種奢侈品,輕易便會被市儈的算計所擊敗。
而寶黛之間那段令人心碎的木石前盟,至此已徹底化為泡影,再也無法續寫曾經的美好篇章。昔日那座繁華熱鬧的大觀園,如今也只剩下一片淒涼景象。曾經迴盪在園中的那句“你放心”——這世間最為真摯的愛情誓言,亦隨著時光的流逝漸漸消散於風中,徒留無盡的遺憾與嘆息。
正當眾人都沉浸在這壓抑的氛圍之中時,王熙鳳卻突然笑盈盈地走了過來。“喲,這是怎麼了?一個個像是霜打的茄子似的。”她打趣著,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
王熙鳳深知其中利害關係,雖向著賈母,但也不願得罪薛家。於是眼珠一轉,對著紫鵑說道:“紫鵑呀,你這孩子也是心急了些。姨太太不過是說笑幾句,哪值得你這般較真。”又看向薛姨媽,“姨太太,您大人大量,也莫要跟個小丫頭計較了。”
薛姨媽哼了一聲,卻也不好再說什麼。王熙鳳拉著紫鵑,輕聲勸道:“你呀,以後莫要這麼莽撞。姑娘的事自有老太太操心。”紫鵑默默地點頭,眼中仍有不甘。
而後幾日,府裡看似恢復了平靜,但暗地裡的波濤洶湧並未停止。寶釵知曉此事後,暗自嘆氣,她雖有心嫁給寶玉,可不想用這種手段。而黛玉在房中聽聞了一切,心中對紫鵑又是感激又是擔憂,只盼著終有一日能得償所願,與寶玉長相廝守,可這前路茫茫,又讓她心生絕望。
幾日後,宮中傳來訊息,說是貴妃娘娘元春有意賜婚。賈府上下頓時緊張起來,大家都揣測著這賜婚物件會是誰。薛姨媽趕忙帶著寶釵前去打探訊息,希望能從中尋得機會。而黛玉則在房中坐立難安,紫鵑在一旁安慰。
王熙鳳倒是鎮定許多,她一邊安排府中的事務,一邊留意著各方動靜。賈寶玉對此渾然不知,依舊每日與姐妹們作詩嬉鬧。
終於,太監前來宣旨。眾人齊聚一堂,大氣都不敢喘。太監開啟聖旨宣讀,竟是將探春指婚給遠方藩王之子。賈府眾人鬆了口氣,卻又為探春即將遠嫁而哀傷。
寶釵心想,此次雖不是關於寶玉的賜婚,但往後形勢更加複雜難測。黛玉卻暗自慶幸,至少目前她與寶玉還有一線生機。紫鵑悄悄握緊黛玉的手,彷彿在告訴她無論如何都會陪著她堅守這份感情。而王熙鳳看著眾人神色各異,心中明白這平靜之下仍是暗流湧動,未來的日子怕是更不太平了。
沒過多久,元妃再次傳下話來,欲在賈府舉辦一場詩會,勝者可得賞賜。眾人皆知這詩會背後定有深意,怕是與寶玉婚事有關。黛玉本就才情出眾,心中又念著與寶玉之事,自是精心準備。寶釵亦是不甘示弱,她想著若能在詩會上大放異彩,或許能增加幾分勝算。
詩會當日,園中繁花似錦。眾人依次作詩,氣氛緊張又熱烈。黛玉所作詩詞哀怨婉轉,盡訴相思之苦。寶釵則作得沉穩大氣,盡顯賢德風範。寶玉左右為難,既欣賞黛玉的才情,又欽佩寶釵的豁達。
正在評判之時,元妃身邊的宮女突然開口:“娘娘之意,今日詩會,若黛玉姑娘能與寶釵姑娘共作一首詩,和睦相處,娘娘另有重賞。”黛玉與寶釵相視一眼,無奈只能合作。兩人心思各異,卻又配合默契,作出一首驚豔全場的詩作。元妃聞之大喜,賞賜諸多珍寶。但眾人心中疑惑更深,這元妃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詩會過後,府中的氣氛越發微妙起來。
幾日後,元妃又召寶玉進宮。寶玉心中忐忑,卻也只能前往。元妃見了寶玉,細細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