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3頁)
章節報錯
乘的弟子,便是周星那等道根普通的也沒見幾個。倒是從來往不絕的行人之中張晨風有看到兩個道根不錯的人,但人家只是來旅遊的,張晨風剛靠上去跟人家沒講兩句話,人家就把他當成了騙子,連忙離得他要多遠有多遠,難道你還能硬拉人家去修道啊。更何況張晨風自己不能練道法,沒辦法露兩手給別人看,又哪裡能讓人信服,那道法口訣念給修道者自然是如獲至寶,可念給普通人,那別人只當你是神經病。
出了小壺天,繼續朝西走,來到了紫霄崖下,這裡是張晨風的最後一個目的地——玉虛宮。
玉虛宮於明代正德十年,即公曆一五一五年,由養素道人汪泰元所建立。
玉虛宮由“太乙真慶宮”、“玉虛闕”、“治世仁威宮”三個石坊組成,石坊上是許多神獸的圖案浮雕。宮內便是石洞,洞內主供的,卻跟武當一樣乃是真武大帝。
除真武大帝外,內中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一個神仙關聯的傳說。是故,玉虛宮現在是善良信女們燒得求神、祈禱福壽的聖潔之地。
雖然說起來是聖潔之地,但見識那些真仙洞內那熱鬧的情況,那些道士市儈的模樣,張晨風對這個玉虛宮其實也不抱什麼希望,只是想著逛完這最後一點地方,便下山直奔崑崙。
然而當他踏入玉虛宮,便感覺到此處的氣氛跟齊雲山其它地方大不相同。進到此處,便瀰漫著一股莊嚴的氣息,那些跪在蒲團上求神祈福的人也沒無嬉鬧之狀,一個個都是神情肅穆。
只聞香火的味道,不見世俗的氣息,便連張晨風這個不是為上香而來的人也嚴肅了神情,四顧望了一眼,沒看到有道士出沒,倒是看到載著他來這裡的李佑然陳綿兩人也在人群之中,閉著眼睛,也不知是在祈禱些什麼。
看他們這麼專心的樣子,張晨風也懶得上前打招呼,直接越過此次,朝內裡走進。
走了幾步,終於看到了一老一少兩個道士。
一看到那個小道士,張晨風眼光登時亮了起來,暗叫一聲好,單論道根,他幾乎可跟張羽心相提並論,只是看他舉止之間的神情,卻是道法粗淺,比齊雲山其它道士都也還有不如。
張晨風摸摸鼻子,一時想不通,便悄悄走近前去細細打量。
這一老一少兩個,明顯是師徒倆,此刻那年老的道士正坐在案前,專心給人解籤,小道士則在旁邊聽解。
張晨風用心默查那個老道士,道根不好也不壞,道力卻也差的糊塗。張晨風想了想,便明白這個玉虛宮怕是法訣嚴重缺失,到了現在,就算資質再好,也練不出什麼名堂來了。
張晨風站在那裡望著這兩人,心中思討著應該如何跟他們講說合作。
陽光西下,遊人漸漸稀少,那老道士終於有了喘氣休息的機會,站起來活動了一下筋骨,看到張晨風還站在那裡發呆,走上來問道:“這位先生,天黑了,你還不回去麼?”
張晨風心中想了千百種方案,最終卻無定論,此刻聽他問起話,衝口而出,便問道:“道長,可曾想要修道成仙?”
“啊?”老道士愕然,“先生此言何意?”
話既然已經出口,張晨風更不多言,揹負雙手,便念道:“膚為身乎,可吸靈也,毛髮之間,可散濁焉,當……”
老道士瞪大著雙眼,這正是他一生夢寐以求的上乘法訣啊!
從老道士眼睛裡放shè出來的那種神情,張晨風便知道,事情已經成了。
張晨風需要他們的道根,要他們儘速提升自己實力,成為自己的得力護衛。而老道士渴望得到上乘道法,修成仙道。
兩人之間,便好比是乾柴碰上烈火,斷無不燒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