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殿下不必介懷(第2/2頁)
章節報錯
魏衡離開後,楚時繼續看書。
青衣若要做官,全靠有威望者考察,推舉,學子若是想得到賞識,多半是寫一篇文章,找一個“巧合”,投給心中敬重大儒,若得賞識,便平步青雲。
中原內外,以家族宗親領姓而聚,察舉者多照顧家族後輩,或以人情換之,無背景靠山的才子多求報無門。
後十年,學子將投文章的物件改成了皇族,或地位高崇者,這種人一般權利大,地位高,手中察舉的名額多,就算往上走的名額分給了家中後輩。
文章若得賞識,也有被提拔的機會。
有時得到的賞識,甚至超過州縣長官察舉所得。
故而引來眾多學子趨之若鶩。
學子意得滿腹經綸,多傲骨,瞧不上趨炎附勢之輩,同輩學子中多有不同論調者,後學者分為兩大學派,一派投石問路,一派孤芳自賞。
魏衡一進去萬崇關,往崇關城內走,半道上便被圍了,車馬難行,吵吵哄哄,眼看著楚時就要被吵醒,他只能放開摟著美人的手。
大步離開馬車。
開啟車門時,魏太子變臉似的收起臉上陰沉,裝作親民些。
魏太子不喜儒書,更不喜繁文縟節下辭藻華麗,不切實際的文章。
曾因被人當街投文章怒而呵斥,責其墨守成規,陳詞濫調,上不得檯面,下不救黎民,荒謬之言,濫竽充數。
,!
其年太子被彈劾的文書堆滿了一整個偏殿,皇帝整整斥責了十幾次,打了十多回,這才平息眾怒。
從那之後,太子再未對青衣學子露出不滿,投的文章來者不拒,也會從中挑選有才能者,丟給尚書檯。
令其擇優而用。
錢世成坐在楚時身後的馬車中,聽聞學子前來投文章,便開啟馬車,在馬車門口放了一張小案,供學子們放文章。
所遇文章亮眼,還會批註點評一二。
錢老與當朝太傅師出同門,未投身魏衡門下,便是一方大儒,以點評文章犀利著稱,與吳國喬平勝並稱二聖。
一路收到魏衡落腳的府邸,馬車停下,侍衛開啟馬車門,奴隸趴在桌下做腳踏,魏衡快走兩步,扶住楚時,將人從馬車上抱下。
涼風吹過,楚時猝不及防吸了一大口,便覺喉嚨發癢,沒忍住低咳了兩聲。
本想將人放下的魏衡收緊手臂,抱著人大步往裡走。
楚時抓著他的手臂,耳廓通紅:“放我下來,我自己走。”
魏衡嘲笑他:“等你那烏龜速度爬進去,這些天喝的藥便白瞎了,孤用了多少天材地寶,總不能浪費。”
楚時抿著唇,格外不喜這話,他扣緊手,漂亮的眼眸微揚。
給他一個教訓。
魏衡挑眉:“不錯,還知道抓緊。”
楚時:“……”
他在教訓他!才不是抓緊。
:()孤是敵國太子崽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