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管轄權等重賞,激發成員的拼搏鬥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現在大家每天提著腦袋幹活,不多給點好處,誰願意賣命?只有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聯盟才能蒸蒸日上。”激勵派的張峰說得唾沫橫飛,眼中滿是對未來聯盟熱血奮進的憧憬。

但也有人擔憂資源分配不均會加劇內部矛盾,主張精神獎勵為主,榮譽稱號、晉升機會等既能鼓舞士氣,又不會造成貧富差距過大。“咱們是個整體,要是都盯著物質,人心就散了。給個英雄勳章、讓大家服氣的人走上領導崗位,比啥都強,還能讓聯盟更團結。”保守派的李姐輕聲細語,卻字字句句敲在眾人心裡。

林萌再次陷入沉思,她明白,獎懲關乎成員切身利益與聯盟風氣。一番權衡後,她決定推行混合獎勵模式:既有物質獎勵,依貢獻大小分級給予稀缺物資、精良裝備,保障勇士們的生活與戰鬥所需;又設精神獎勵,創立榮譽殿堂,銘刻英雄事蹟,定期評選楷模,讓他們在聯盟中享有尊崇地位,同時晉升機會向功績卓越者傾斜,打通從基層到管理層的上升通道,使成員們看到成長的希望。

晉升流程的修訂更是複雜繁瑣。從基層隊員晉升小隊長,再到中層管理乃至高層核心圈,每一層級的考核標準都需精準界定。是單純看戰鬥功績,還是綜合考量領導能力、戰略眼光、團隊協作等多方面素質?討論持續數日,成員們爭得面紅耳赤。

“只會砍怪有啥用?當隊長得帶著兄弟們活下去,得懂戰術、會協調,光看殺敵數,那不是瞎鬧嘛!”經驗豐富的老隊長王強言辭激烈,他深知一個好領隊對團隊生死存亡的關鍵意義。

年輕氣盛的戰鬥標兵小劉卻不服氣:“不衝在前面拼命,哪來的戰利品?哪能服眾?我覺得戰功就得佔大頭!”雙方僵持不下,會議室裡氣氛緊張得如同大戰前夕。

林萌看著劍拔弩張的眾人,適時出言調解:“大家別爭了,戰功固然重要,但領導團隊絕非僅靠勇猛就行。我們制定一套綜合考核體系,戰功、領導才能、團隊貢獻按比例計分,不同崗位晉升側重不同,戰鬥序列偏重戰功,後勤管理就看統籌協調,如此方能人盡其才。”眾人聽後,雖仍有小聲嘀咕,但也認可這相對公平的辦法,開始埋頭細化各崗位晉升細則,從筆試考核內容、實戰演練標準,到團隊評價權重,逐一敲定。

為保障憲章修訂的公正透明,林萌決定設立議會監督機制。議會成員從各階層、各部門廣泛選拔,賦予他們稽核憲章執行、彈劾違規官員、否決不合理決策的大權。訊息傳出,聯盟上下一片譁然,有歡呼叫好者,贊其為民主曙光;也有憂心忡忡者,怕引發內部混亂。

“這能行麼?本來辦事就難,再來個議會掣肘,啥事兒都幹不成了!”一些習慣舊有行事風格的中層幹部私下抱怨。

林萌聽聞,召集眾人公開解釋:“議會監督不是添亂,是為了讓聯盟走得更穩。它能幫我們及時糾錯,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避免走上歪路。大家想想,要是我們內部都是烏煙瘴氣,還怎麼去對抗末世、重建家園?”一番推心置腹,讓不少人心安,也為議會監督機制的推行鋪平道路。

在緊鑼密鼓籌備議會選舉時,新問題接踵而至。選舉規則如何制定?候選人資格怎麼界定?選區劃分怎樣才合理?每一個問題都關乎萬千成員權益,容不得半點馬虎。林萌帶著團隊日夜鑽研,參考舊時代民主選舉經驗,結合聯盟現狀,反覆模擬推演。

經過數月艱苦努力,全新的聯盟憲章終於修訂完成。那厚厚的一沓檔案,承載著聯盟的希望與未來,從權力的分配製衡,到獎懲的分明激勵,再到晉升的公平有序、議會的監督保障,每一條款都凝聚著眾人智慧與心血。

頒佈儀式選在聯盟據點中心廣場,這一日,陽光罕見地驅散陰霾,灑在莊嚴肅穆的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