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蔣家為義父(第1/6頁)
章節報錯
隨著華陽郡主臉上逐漸顯露出一臉不耐煩的樣子,那精緻的五官此刻因情緒的波動而微微扭曲,原本明亮的眼眸中也透露出明顯的厭倦之色。站在一旁的三位嬤嬤互相對視了一眼,眼中皆流露出如釋重負的神情,不禁悄悄地舒了一口氣。
這三位嬤嬤一直提心吊膽地在旁觀察著郡主與蔣蘭西的交流,她們深知郡主的脾氣,生怕郡主一個不順心就會為難蔣蘭西,從而引發不必要的麻煩。此刻見郡主只是表現出了不耐煩,卻並未有進一步為難的舉動,她們那緊繃的心絃總算能夠稍稍放鬆下來。
其中一位嬤嬤抬手輕輕擦了擦額頭上因為緊張而滲出的細密汗珠,心中暗自慶幸:“還好郡主只是覺得無趣,沒有發作。不然這局面可就難以收拾了。”
另一位嬤嬤微微低頭,目光隱晦地瞥了一眼蔣蘭西,心中暗暗思忖著:“這小主也算是幸運,郡主向來心高氣傲,今日這般已是格外寬容了。”
第三位嬤嬤則雙手交疊於身前,微微躬身,保持著恭敬的姿態,心裡卻在不停地念叨著:“謝天謝地,郡主沒有為難小主,這場面總算沒有失控。”
華陽郡主此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之中,對於周圍人的心思渾然不覺。她隨意地甩了甩手中的絲帕,冷哼了一聲,似乎想要藉此表達自己的不滿。
蔣蘭西察覺到郡主的情緒變化,心中不禁一緊,臉上浮現出一絲惶恐與不安。但見郡主並沒有進一步的舉動,她也只能默默地低下頭,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三位嬤嬤見狀,趕忙上前一步,其中一位小心翼翼地說道:“郡主,想來是這小主的見識短淺,讓郡主您覺得煩悶了。不如咱們先進殿去,莫要在此耽誤了時辰。”
華陽郡主斜睨了一眼蔣蘭西,又看了看三位嬤嬤,微微點了點頭,說道:“罷了,本宮也懶得與她計較,不過是個沒趣的人罷了。”說罷,她昂首挺胸,率先朝著殿內走去。
三位嬤嬤趕緊跟在郡主身後,臨走時還不忘回頭給蔣蘭西使了個眼色,示意她不要多言。蔣蘭西站在原地,望著她們離去的背影,輕輕地鬆了一口氣,心中暗自慶幸自己逃過了一劫。
莊嚴宏偉的殿中,氣氛凝重而肅穆。太子爺和萬歲爺高坐於殿堂之上,群臣分列兩側,眾人正圍繞著當前朝中局勢展開深入的探討。
萬歲爺目光深邃,掃視著殿下群臣,他的神情嚴肅而莊重,不怒自威。“諸位愛卿,如今朝中局勢複雜多變,邊疆雖暫得安穩,但內政仍有諸多隱患,朕欲聽聽你們的見解。”萬歲爺的聲音沉穩有力,在殿中迴盪。
太子爺身姿挺拔,面容剛毅,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他微微向前傾身,說道:“父皇,兒臣以為,當前財政吃緊,乃是亟待解決之難題。賦稅徵收、官糧調配,皆需重新審視規劃,以保國庫充盈,方能應對各方之需。”
一位老臣站了出來,他手捋鬍鬚,神色凝重:“太子殿下所言極是。然如今地方官員貪腐成風,稅收多有截留,百姓苦不堪言,此風若不整治,財政改革恐難以推行。”
另一位大臣緊接著說道:“陛下,臣聞近日南方水患頻發,災民流離失所。若不及時賑濟,恐生民變。且水利設施年久失修,亦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修繕。”
此時,一位武將抱拳上前,聲音洪亮:“萬歲,邊疆雖暫無戰事,但周邊諸國虎視眈眈。我國軍備不可鬆懈,需加強操練,更新兵器,以防外敵入侵。”
群臣紛紛各抒己見,殿中議論之聲此起彼伏。有的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勢力;有的提議改革科舉,選拔賢能;還有的認為應當整頓吏治,嚴懲貪汙腐敗。
太子爺認真傾聽著每一位大臣的發言,時而微微點頭,時而陷入沉思。他深知,這些問題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榮辱,每一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