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老王爺正在書房中與幕僚商議要事。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老王爺手捧著一卷古籍,正聽得幕僚分析當前朝中局勢,神色凝重而專注。

就在這時,管家匆匆走進書房,雙手呈上一封書信,恭敬地說道:“王爺,郡主的信到了。”

老王爺微微一怔,放下手中的古籍,接過書信。當他看到信封上熟悉的筆跡時,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溫暖。然而,當他拆開信件,仔細閱讀起來,臉上的表情卻逐漸變得驚愕。

他的眼睛越睜越大,目光在信紙上快速移動,手也開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這……這如何是好?”老王爺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震驚和惶恐。

一旁的幕僚見狀,心中一緊,小心翼翼地問道:“王爺,可是郡主信中說了什麼驚人之事?”

老王爺抬起頭,看了一眼幕僚,深吸一口氣,說道:“華陽在信中說,端王並非如外界傳言那般對皇位無意,她欲讓本王動用家族之力,全力支援端王爭奪皇位。”

幕僚聽了,也是大吃一驚,“這……此事非同小可啊,王爺。端王的實力和野心我們尚未完全摸清,貿然相助,只怕會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老王爺眉頭緊鎖,在書房中來回踱步,“本王也深知其中利害。但華陽既然如此提議,想必是在端王府中有所察覺和判斷。”

“可王爺,此事需從長計議。我們不能僅憑郡主一封信,就將整個家族的命運押在端王身上。”幕僚憂心忡忡地說道。

老王爺停下腳步,目光再次落在手中的信上,“華陽在信中言辭懇切,想必是經過深思熟慮。但這皇位之爭,波譎雲詭,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王爺,如今局勢尚未明朗,我們不妨先暗中調查端王的真實意圖和實力,再做決定。”幕僚建議道。

老王爺點點頭,“也只能如此了。但此事萬不可走漏風聲,否則,定會引起軒然大波。”

老王爺重新坐回椅子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望著窗外的天空,心中充滿了憂慮和糾結。家族的榮耀與安危,此刻都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

在很久之前,當聖上的賜婚旨意下達,老王爺得知華陽郡主將要嫁與端王之時,心中曾湧起一陣欣慰與安心。

那時的老王爺,在自家的庭院中,望著天邊的晚霞,心中默默盤算著。他深知宮廷鬥爭的殘酷與無情,多少王公貴族在權力的遊戲中家破人亡,身敗名裂。端王在他的印象中,一直是個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皇子。他不參與朝堂上的明爭暗鬥,也不結黨營私,整日裡只是吟詩作畫,或是與三五好友遊山玩水。

老王爺心想,這樣的端王,或許沒有爭奪皇位的野心和能力,自然也不會捲入那些血雨腥風的爭鬥之中。而自家的華陽郡主,生性單純善良,不適合在爾虞我詐的環境中生存。嫁給端王,雖然可能不會有大富大貴的榮耀,但至少能過上平靜安寧的生活。

在老王爺的心中,平安是福。他不期望郡主能成為權傾朝野的王妃,只希望她能遠離紛爭,相夫教子,在歲月靜好中度過一生。他常常回憶起郡主幼時在府中嬉笑玩耍的場景,那純真無邪的笑容是他心中最珍貴的畫面。他只願這份純真能一直伴隨著郡主,不受塵世的玷汙。

聖上的旨意不可違抗,但這道賜婚的旨意,在老王爺看來,卻也並非壞事。他覺得這是上天的一種眷顧,讓郡主能有一個相對安穩的歸宿。

每當與夫人提及郡主的婚事,老王爺總是感慨萬分:“夫人啊,咱們的女兒能嫁給端王,也算是她的福氣。雖說端王不是最有權勢的皇子,但他的不爭不搶,正好能給郡主一個平靜的生活。咱們不求榮華富貴,只求她一生平安順遂。”

夫人也是連連點頭,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