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之迫不及待地向父親講述著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包括在學業上取得的進步、在武藝上的突破,以及對一些事情的思考和感悟。

太子殿下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表示讚許:“堰之,你長大了,也懂事了,為父很是欣慰。”

晚餐時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氣氛溫馨而歡樂。姜堰之坐在父親身邊,不停地為父親夾菜,關心著父親在外面的辛苦。

飯後,太子殿下把姜堰之叫到書房,與他促膝長談。

“堰之,為父此次歸來,希望能看到你更加成熟和擔當。未來的路還很長,你要不斷努力,為家族爭光。”太子殿下語重心長地說道。

姜堰之鄭重地點點頭:“父親放心,孩兒定當不負您的期望。”

從那一天起,姜堰之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成長,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家族的榮譽和責任,而父親的歸來,成為了他前進道路上最強大的動力。

自太子殿下歸來後,姜堰之整個人都充滿了活力與鬥志。他每天早早起床,跟隨先生刻苦學習經典史籍,常常與先生探討書中的深意,見解愈發獨到深刻,讓先生也不禁頻頻點頭稱讚。

練武場上,姜堰之的身影更是從不缺席。他手持長槍,身姿矯健,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與決心。汗水溼透了他的衣衫,但他的眼神始終堅定,心中想著要成為像父親一樣英勇無畏的人,能夠為國家和家族貢獻自己的力量。

與此同時,姜堰之也不忘關心府中的事務。他時常跟隨在母親身邊,學習如何管理府中的大小事宜,從財務收支到人員排程,他都認真傾聽、仔細觀察,逐漸積累了不少經驗。

這一日,姜堰之如往常一樣在書房中苦讀。突然,門外傳來一陣吵鬧聲。他放下手中的書卷,出門檢視。原來是府中的兩個僕人因為一點小事起了爭執,互不相讓,局面漸漸有些失控。

姜堰之走上前去,神色嚴肅:“何事在此喧譁?”

兩個僕人見到姜堰之,頓時安靜下來,兢兢戰戰地說明了事情的緣由。姜堰之聽完,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不過是一點小誤會,大家同在一個府中做事,應當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怎能如此不顧大局?”

他的話語不卑不亢,卻又充滿威嚴。兩個僕人聽後,面露愧色,紛紛低頭認錯。

姜堰之處理完此事,繼續回到書房。他深知,作為太子之子,他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家族的形象,他必須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

又過了些時日,朝廷中發生了一件大事。邊疆戰事吃緊,急需增援。太子殿下在朝堂上主動請纓,欲親赴邊疆指揮作戰。

姜堰之得知這個訊息後,心中滿是擔憂。但他明白,這是父親作為太子的責任與擔當。於是,他來到父親面前,堅定地說道:“父親,您放心去吧,孩兒會照顧好母親和府中一切,等您凱旋歸來。”

太子殿下看著已經長大懂事的姜堰之,眼中滿是欣慰與信任:“堰之,為父相信你。”

在太子殿下離開的日子裡,姜堰之更加努力地承擔起府中的責任,同時也時刻關注著邊疆的戰事,祈禱著父親能夠平安歸來。

太子殿下身著戰甲,英姿颯爽地策馬趕往邊疆。清晨的陽光為他的身影鍍上一層金邊,他的眼神堅定而決絕,充滿了對國家和人民的擔當。

胯下的駿馬彷彿也感受到了主人急切的心情,四蹄如風,揚起一路塵土。太子殿下緊緊握著韁繩,身體隨著馬匹的節奏起伏,心中思緒萬千。

他想起了朝堂上皇帝殷切的目光和囑託,那是對他的信任和期望;想起了百姓們飽受戰亂之苦的慘狀,那一張張痛苦的面容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想起了邊疆戰士們浴血奮戰的場景,他們用生命扞衛著國家的尊嚴和領土。

“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