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千里之外的海外。

3.太妃專指帝、王、侯的遺孀=賈母壽辰時,南安郡王死了。這一點和探春遠嫁聯絡起來,就是南安郡王是戰死沙場,皇帝最終才選擇了和親。

第五點忠順王:

1.有人說忠順王代表新興勢力,王朝到了新舊勢力洗牌的時間,所以忠順親王要和賈家這樣的老牌勢力為敵。

2.忠順王其實從頭到尾都沒露面,當時要戲子琪官是派一個長史官到賈府要人,當時元春還是貴妃,一點面子不給,多牛掰。

第六點忠親王老千歲:

原文:這還是當年先父帶來,原系義忠親王老千歲要的,因他壞了事,就不曾拿去。現今還封在店裡,也沒人出價敢買。你若要,就抬來罷了。

關於壞事,應該是站錯了陣營,或者涉嫌貪腐再或者謀反,總之被皇帝找了個理由抄家問罪了。

但是不管人家犯了啥事,人家啥身份,秦可卿啥身份?薛蟠都說了沒人出價敢買,賈珍非要,這不就是脫光了在皇帝桌子上拉了泡大的嗎?

第七點-再寫北靜王:

1. 北靜王肯定知道黛玉的存在,首先就賈寶玉那個性子,他們一些男兒聚會遊玩,說不準就把林妹妹寫的詩拿出來(原文應該是有寶玉把她們的詩傳出去的劇情),傳來傳去,北靜王知道了,一看:臥槽,才女!大大滴喜歡!

另外北靜王也有文化、待人接物也好、有身份有地位長的好看年紀還不老(大黛玉八九歲,在古代不算差距大)。

2. 有文分析北靜王和黛玉在一塊少不了賈雨村做媒,賈雨村狼心狗肺之輩,前面說過,紅樓夢原文還有一個賈雨村被貶官劇情,嚴重到賈府都不好救,這時候賈雨村能咋辦?抱更厲害的大腿唄,一言不合再把恩人的女兒再賣一個,賣完香菱賣黛玉,後面不行賣迎春探春她們。

賈雨村主動攀附關係,替北靜王和黛玉做媒,這段劇情合理嗎?相當合理!

3. 北靜王在秦可卿葬禮的時候不到二十歲,應該已經結婚了,後面賈母生日,就是北靜王妃參加的,也見了黛玉,就古代那個情況,北靜王妃肯定是願意主動給北靜王納妾的。

4.賈府的情況,後期那個情況能抱上北靜王的大腿,賈府肯定樂意啊,雖然是側妃,賈母可能不樂意,但是她能拒絕嗎?她敢拒絕嗎?

5. 再說下窩囊廢賈寶玉,忠順王往賈府要人的時候,賈政罵過賈寶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他罵:“明日釀到他弒父弒君,你們才不勸不成?”

說實話,就賈寶玉這個窩囊勁,看他之前對金釧、晴雯乾的事情,我感覺就算北靜王求娶林黛玉,寶玉也很難支稜起來。

但是也有那麼一點可能,黛玉一開始被瞞著,之後知道了就哭,兩個人互訴衷腸,然後寶玉支稜起來了,怒髮衝冠為紅顏,然後提著劍就怒氣衝衝的去到了北靜王府,一下子就給北靜王跪下(啊,開個玩笑)

總而言之寶玉最後就覺醒了唄,我感覺這才是真正的年輕一輩的高光一刻,反抗皇權。

(這段是朕意淫哈,意淫)

最後一點本文對榮寧兩府外面的人際交往都是根據作者自己理解的寫的。

比如北靜王原文和榮國府關係最好,這個好肯定要有個緣由,那我就設定北靜王他奶奶(原本為他媽,後來和讀者討論之後感覺奶奶更合理),是賈母的手帕交或者親姐妹,合理嗎?這很合理。

原文關係真有點亂,四王八公是跟皇帝打天下得到的賞賜,結果北靜王家裡才兩代,賈家都五代了,活著的第二代北靜王和賈家第五代差不多大,這年齡上真的有點扯,當時給我糾結兩天,圓都圓不回來。

只能是:賈家第一代四五十的時候跟隨皇帝打天下,打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