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他毅然決然地拉著望舒離開了家。

文縈軒離家之時除了一身衣裳啥也沒帶,只好用望舒這些年存的錢在京城外購置了一座院落,從此文縈軒與望舒過上了二人世界。

當時再過幾個月就是省試的時間,文縈軒不僅出來單過,而且乾脆書也不讀了。

一來如今他算是背上了不孝的名義,即使科舉,無家世人脈又有汙點,即使考上了怕是也要遭受打壓,到時候轉身再求文父文母,望舒怕是還要被拿捏;

二來他向來要強,尤其是在望舒面前,讀書便無收入,他總不好日日花著望舒的體己。

於是文縈軒轉而投身於市井之中,搗鼓著各種東西做起了小本買賣。日子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間,他倆就在這座小院裡共同生活了數月之久。

文縈軒和望舒在外面歲月靜好,文父文母可是強撐不住了,天老爺的!他倆可就這一個寶貝兒子啊!經過一番痛苦掙扎之後,文父文母不得不放下身段,同意讓望舒正式嫁入文家大門。

只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面對父母的讓步,文縈軒依舊態度強硬,堅決不肯回家。文父文母只好又去求望舒勸他。

望舒還是給力的,經過一番勸告,文縈軒總算是不再繼續經營那小生意,而是重新拾起書本,老老實實準備參加科舉。

文家這事情之後仍有諸多波折,不知文家是否是命中註定,其家族中的男子似乎生來便在生育方面有些欠缺。

尤其是文縈軒,自他與望舒成婚以來,已然過去了十餘個春秋,但望舒的肚子卻始終不見動靜。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即便如此文縈軒竟然還是堅決不肯納妾,一時間,外界風言風語四起,皆傳言望舒乃是悍婦一枚,猶如河東獅吼般兇悍,才致使文縈軒不敢納妾生子。

面對這般傳聞,文母終是按捺不住心中焦急,一日竟以死相逼,揚言若文縈軒再不納妾,她便要一頭撞死在楊家祠堂之內。

誰曾想,文縈軒聽聞此言後,竟是毫不慌亂。只見他當下便派人去請來了宮中的太醫,眾人皆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待太醫一番診治過後,得出的結論卻是令人瞠目結舌——原來問題並非出在望舒身上,而是文縈軒自身身體欠佳,以致於極難令女子受孕。

這事情賈母知道的這麼詳細,正是前段時間翡翠為了討賈母歡心而講述的。

賈母也不過是當作以訛傳訛的一則笑談罷了,畢竟在這個時代,男子無子而又不願納妾者實乃鳳毛麟角,更遑論是讓人知道自己有不育之症了。

賈母收下文家的帖子,一是瞧上了文家的家世和文縈軒與林如海的關係,二是也想看看傳聞中的文家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