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外部壓力,局勢驟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三方勢力為定都問題爭得不可開交,國內局勢陷入一片混亂之際,周邊國家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良機”。他們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開始在邊境線上蠢蠢欲動,一系列小動作不斷,給原本就風雨飄搖的國家施加了巨大的外部壓力,使得局勢陡然發生鉅變。
北方,與鄰國接壤的邊境線上,原本平靜的氣氛被打破。鄰國的軍隊頻繁在邊境集結,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震天的喊殺聲、隆隆的戰鼓聲響徹邊境,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士兵們身著鮮明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在邊境線上耀武揚威。他們的舉動並非單純的軍事訓練,而是一種赤裸裸的威懾。
“這些鄰國,分明是在趁火打劫!”林縛在營帳中,看著邊境傳來的情報,怒目圓睜,一拳重重地砸在桌案上,“他們知道我們國內正亂,便想借機施壓,謀取利益。”
謀士李源在一旁憂心忡忡地說道:“將軍,如今我們既要應對國內的定都之爭,又要防範外部威脅,局勢嚴峻啊。鄰國若是真的發難,我們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
與此同時,在南方沿海地區,另一鄰國的艦隊頻繁出沒。巨大的戰船在海面上游弋,如同一頭頭潛伏的巨獸,隨時準備發動攻擊。他們以各種藉口,對沿海的商船進行檢查和扣押,阻斷了南方的海上貿易通道。
南方的官員們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紛紛向沈逸稟報:“大人,鄰國的艦隊肆意妄為,我們的商船無法出海,損失慘重。再這樣下去,南方的經濟將陷入癱瘓。”
沈逸面色凝重,他深知,南方的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海外貿易,如今貿易通道被阻斷,不僅經濟受損,百姓的生活也將受到極大影響。“必須想辦法應對,絕不能讓他們得逞。”沈逸咬牙說道。
而在西方邊境,同樣不太平。鄰國不斷在邊境製造摩擦,派遣小股部隊騷擾邊境居民,搶奪物資,燒燬房屋。邊境的百姓們生活在恐懼之中,紛紛逃離家園,湧入內地。
“大人,邊境的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我們不能再坐視不管了。”中部的官員向陳宇哭訴道。
陳宇眉頭緊鎖,心中暗自叫苦。原本以為只是國內的定都之爭,沒想到如今外部壓力接踵而至,讓他焦頭爛額。“這可如何是好?三方爭鬥,卻讓鄰國有機可乘。”陳宇喃喃自語道。
面對周邊國家的步步緊逼,三方勢力不得不重新審視當前的局勢。他們意識到,再這樣內耗下去,國家將面臨被外敵瓜分的危險。
在北方的營帳中,林縛召集將領們商議對策。“如今我們必須做出改變,不能再一味地執著於定都之爭。當務之急,是團結起來,抵禦外敵。”林縛說道。
將領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將軍所言極是,國家安危面前,定都之事可以暫時擱置。”一位將領說道。
在南方的建康,沈逸也召集親信官員商討應對之策。“我們不能再陷入內鬥了,必須與其他兩方攜手,共同應對外部壓力。否則,我們都將成為國家的罪人。”沈逸神色堅定地說道。
在中部的洛陽,陳宇也在思考著破局之法。“看來,和平解決定都問題,共同抵禦外敵,才是唯一的出路。”陳宇對幕僚們說道。
三方勢力開始主動尋求溝通與合作,他們放下了往日的成見,派出使者進行緊急磋商。在一次秘密會議上,三方使者齊聚一堂,氣氛與以往的劍拔弩張截然不同,充滿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合作的期待。
“如今國家危在旦夕,我們不能再自相殘殺。必須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北方使者說道。
“沒錯,只有共同抵禦外敵,才能保住我們的家園和百姓。定都之事,可以從長計議。”中部使者附和道。
南方使者也點頭表示贊同:“我們願意放下成見,攜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