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教學(第1/2頁)
章節報錯
轉眼就到了星期日之約,陳之問就之前自己在嫦娥奔月圖上使用的那十幾種編織技法,專門做成了一個步驟簡潔的小冊子。
再得到了杜方知的同意,許悠然的認可後找了一家影印店,自費印了十幾二十冊。
三人早早的用完早餐,這才驅車趕到了箐竹,看了一下時間才八點半不到,可是菁竹之前專門成立的竹工藝教室裡,已經聚集了不少從四面八方趕來學習的竹匠。
甚至其中不乏有住得比較遠的人,昨天下午就已經到了,暫住在附近的旅館,就等著今天的到來。
鄭安怡看了一下時間,幾人約定九點半正式開始,已經到來的匠人們,可以在菁語四處活動自由參觀。
許悠然還是第一次來菁語,蘇葉原本早早的就已經在公司等著了,可卻被蘇先生安排著去做別的事兒了。
陳之問和鄭安怡去辦公室商議,如何現場講述那些編法技巧的過程和程式。
杜方知帶著許悠然先去了菁語的成品倉庫,看著貨架上面整整齊齊堆放的竹製品,有批次的也有單獨的,就如同置身於竹工藝品的汪洋大海之中,其中有不少的小件作品,都是許悠然特別喜歡的型別。
上至雕花大床,下到杯盤碗碟,只要能夠用竹子做出來的,在這裡都能找到。
哪怕是在倉庫裡面堆著成千上萬件作品,可卻找不到一件蒙塵的,可見菁語的工作人員有多會打理。
這可比在門市和展覽廳看得更加讓人震撼,畢竟這些東西是剛剛做出來的新品,有的甚至連包裝都還沒有做,就等著按照批號慢慢的往門市上面上架。
看完了成品倉庫,又去了材料倉庫,杜方知仔細的介紹著每一種材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只是簡簡單單的瀏覽了一遍,就發現了有三十幾種竹子的身影。
兩人又來到了工作間,採用的是磚瓦形式的一層建築,一眼看過去,足有上千平方的樣子。
被一道道竹簾給割成了無數個小間,每一個小間裡面,都至少有一名匠人在工作。
只見他們各自做著自己手中的事兒互不干擾,篾絲翻動間,就如同那起起落落的潮水一樣壯觀。
許悠然看過寧橋舉辦的千人賽場,還是第一次看到匠人們工作的環境,只覺得比賽場上面看到的還要震撼人心。
整個操作間,全部都是採用的最原始的手工操作,那貨架上面的一個個成品,半成品就是來自於這些匠人良工們滿是老繭的雙手之中。
其中也看到了好幾個女匠人,有了鄭安怡珠玉在前,許悠然已經不再像之前那麼驚訝了,正要走進看看她們手中的作品時,耳邊就響起了杜方知的聲音:“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去教室那邊。”
兩人這才離開了大操作間,往菁語專門準備的教學間走去。
鄭安和帶著一名十八九歲的小女孩坐在了教室門口,每一個進入教室的竹匠,都得先進行登記填表。
看到許悠然和杜方知,正準備讓他們進去時,杜方知卻拿起了桌上的筆,在表格上面填上了自己和許悠然的名字。
這間教室,原本就是菁語專門拿來培訓學徒所用,幾乎佔用了整整一層樓的面積,大約有五六百平米,又因為是在二樓的位置,不但寬敞而且明亮。
卻沒有桌椅之類的東西,但後面整整齊齊地碼著一大堆小凳子,每一個進來的竹匠,自發的去搬一個小凳子,圍著教室中間那一個高出二十幾厘米的小講臺而應下,自然而然地把座位給擺成了一個扇形的形狀。
陳之問和鄭安怡,此刻已經準備好了材料,站在了小臺上面,跟大家互動著說話。
杜方知搬來了兩個凳子,和許悠然悄無聲息地坐在了那些竹匠的後面。
隨著開講的時間越來越近,教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