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不省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
“妾身知道二郎是擔心乾兒的安危,但是乾兒是太子,太子有太子的驕傲,有太子必須做的事情,陛下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乾兒絕對做不到坐吃山空的敗家仔,希望陛下能夠理解。”
“可他終究是太子,老是這麼往外跑,滿朝文武,都頗有微詞啊。”
李世民倒也不是怕滿朝文武啦,滿朝武都是他的人,怕是沒人敢說什麼,半朝文都是自己人也不會說啥,剩下的,不是老頑固就是魏徵之流,那些御史大夫們更是讓他頭疼不已。
“捨身不同意,滿朝文武哪一個不是為了唐國盡心盡力,乾兒身為太子,自當也要為唐國盡一份力,百官就算知道了,定也不會有意見的!”
這一下李世民看得清清楚楚,長孫皇后臉上露出了十分堅定的眼神,已經很明確的把自己支援太子李承乾的態度表達的清清楚楚。
誰反對太子,誰就不是忠臣。
李世民苦笑,說好的後宮不幹政呢…感情你一句話,比干政還兇嗷。
“朕知道了,不過,乾兒此去一路危險,派誰同去較為妥當呢?!”
說罷,李世民順手就把長孫皇后摟入懷中。
“二郎,妾身覺得,既然是乾兒自己決定的事情,不妨讓乾兒自己選擇吧,他為了此事做了這麼長時間的準備,想必人選早已安排好了。”
“罷了,罷了,讓他自己去安排吧,已經不能把他當小孩子看了…”
李世民說的是實話。
雖然李岡沒有再給李承乾上過課,但是名義上,他還是太子太師,李承乾也是一如既往的每日在宮城門口等待李岡的到來,每一次都是十分恭敬,甚至冬日裡李承乾都要扶著李岡慢行。
雖不曾言明,但是兩人都是心知肚明,作為皇子,李承乾確實不好學,但是在尊師重道上並沒有不妥,只不過是在學術追求上有分歧罷了。
工部的段綸更是對太子李承乾讚賞有加。
不說百鍊刀和魚鱗甲,單單是製鹽這這一條,就足以讓工部,乃至整個朝堂折服。
更不用說滑輪手弩,還有那些火槍,李世民可是天天在皇宮裡都聽得見東宮的神機營嘣嘣嘣的練槍!
作為將軍出身的皇帝,他怎麼能不明白火槍的成型,就是對騎兵的巨大剋制!
還有那天城外震天一響的火炮!
李世民倒吸一口涼氣。
真是個不讓朕省心的太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