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李嚴並非益州土著,但卻成為益州幫選定的大哥,自然有其特殊的緣由在內。李嚴還有一個身份——先帝託孤大臣。

當年,先帝白帝城託孤,軍政歸李嚴,民政歸諸葛亮,這本是先帝的無奈之舉,卻也是睿智決定。不提高益州幫的政治地位,蜀漢政權便始終會被益州幫排斥。而得不到本地土著們擁戴的政權旗幟,究竟能夠打多久,想想,便知道了。

世事難料。

先帝去世前,南中便開始陷入蠻人造反亂局之中,曹魏五路伐蜀,與孫吳的關係降至冰點……一出又一出,層出不窮。

這個時候,國家急需強權人物出現,將整個帝國的力量聚焦,應對危局。所以,諸葛亮便站了出來,集軍政民政於一身,頂著巨大壓力,應對險象環生的亂局。李嚴則作為永安都督,負責對孫吳的第一線。

但是,當國家的局面穩定下來後,大家才發現,同樣是託孤達成,人家諸葛亮獨撐危局,他李嚴卻在永安沒什麼事兒!

益州幫本已到手的帝國軍政大權,就這樣悄然滑落,大家博得一個空歡喜。

所以,諸葛亮病危之際,益州幫就開始了李嚴再度復出的謀劃。

殺死魏氏,徹底將荊州幫打倒在地,是今天朝堂上務必要完成的任務。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譙周的話,讓皇帝劉禪眉頭一皺。

劉禪雖然是個大度的人,也沒有多高的政治智商,但在諸葛亮多年的薰陶影響之下,對於政治權利的渴望,卻一點也不缺乏。

在諸葛亮主政的這十多年裡,如果說劉禪沒有一點怨氣,那是不可能的。但他能怎麼辦呢?所有的一切都是老爹劉備安排好的,或者都是以老爹的名義安排好的,就連諸葛亮也從大哥哥搖身一變成為相父,你讓他劉禪怎麼辦?!

幾乎所有的朝堂大事人事大權都被相父諸葛亮緊緊握在手裡,自己連一點插手的機會都沒有,還被相父明裡暗裡各種教訓。

劉禪不是沒有過其他想法和行動。

建興八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間,在益州幫的鼓搗下,劉禪和李嚴下定決心折騰一次,將諸葛亮從前線調回來,還在涪城附近安排了一支兵馬。李嚴對皇帝劉禪說得非常清楚,擲地有聲——他們只是想讓諸葛亮還政於皇帝,並不是要對丞相如何如何。

但是,事情最後還是洩密了。

其實想想,也是劉禪被憋屈得太狠,以至於想做這個事情的心情過於迫切。他身邊幾乎所有人都是先帝和相父安排的,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能不洩密!

,!

不得已,只好棄車保帥,李嚴獨自吞下了所有的苦果。

此次,相父諸葛亮去世,對於劉禪來說,悲傷是自然的,畢竟和相父相處了這麼多年,說沒有感情那是假的。

更何況,諸葛亮終其一生,是真的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不是像曹操老賊那樣,不僅僅是做個權臣,還公開說明,要做周文王,讓自己的兒子做周武王。

作為一個有想法的君主,藉此機會,將本屬於自己的政權拿回來,這個想法一點也沒有錯。

劉禪不是傻瓜。

他自然知道,現在蜀漢要進入新的階段了,後諸葛亮時代,他不會允許再出現另外一個權臣諸葛亮,但是,幫派的鬥爭卻不會因為沒有權臣就自動消失。反而只會更激烈,更公開化,因為沒有了權臣的壓制,大家不需要在遮遮掩掩。

所以,對於譙周要求立即誅殺魏延全族的奏請,劉禪一點也不願意做。魏延也好,趙雲也罷,當年的老臣子們,哪一個對劉禪沒有活命之恩?馬踏聯營救世子的,可不僅僅只有一次長坂坡,可不僅僅只有一個趙子龍!

可以這樣講,自己屁股底下的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