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抄本”,怎麼會到了李琦的手上,略一沉吟便道,“王爺,那是草民閒來無聊的習作,至於續章嗎——呃,沒有再寫了,呵呵。 ”
說起西遊傳奇,李琦頓時忘記了方才的不快,從懷中翻出一本已經被翻得破舊不堪的手抄本來,絮絮叨叨地講起了那大鬧天宮的孫猴子,那神通廣大的如來佛祖……
蕭睿笑吟吟地聽著。 他沒有料到,這後人所寫的西遊記,不但讓現代人痴迷,就連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人,也對此樂不思蜀。
“……行者大怒,叫:“拿將來!”那眾猴滿地飛來趕上,把個八戒,扛翻倒了,抓鬃扯耳,拉尾揪毛,捉將回去。 畢竟不知怎麼處治,性命死活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李琦翻到最後一頁,搖頭晃腦地將最後一段唸了出來,爾後又急不可耐地問道,“蕭睿,本王等這下回分解,等得焦急不安,你快給本王講講,那豬八戒請回那孫猴子沒有?有沒有抓住那黃袍怪救出唐三藏法師?”
蕭睿沉吟了一下,心道這恰恰是自己當日默寫到的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了,有心想給他講講吓文,但又擔心他以此為由總是糾纏自己,便打了個馬虎眼,以還沒有“構思”好為由,叉開話去,雲日後續寫上再請盛王殿下指正之類。
李琦失望地喘了一口粗氣,本想繼續逼逼蕭睿,讓他當場寫上一章,後見自己皇姐臉上失神的樣兒,這才強行按捺下來,想起了今天叫蕭睿來的正事。
李琦嘆了口氣,只是這種嘆息的口吻由這少年口中發出便有些跑調,“蕭睿啊,本王向母妃舉薦你,本是一番好意,本意是想讓你在父皇和母妃面前展展才學,也好謀個出身。 你好歹也是蕭至忠的兒子,如此混跡市井間算怎麼回事?可是——”
李琦瞥了李宜一眼,“可是,那駙馬家的小子楊洄,一心跟本王作對,他跑去故意跟母妃說你釀酒之功冠絕古今,雲母妃壽辰天下同慶,要你釀出一種古往今來前所未有的酒品來為母妃祝壽,母妃一時高興就允了。 ”
蕭睿聞言呆了一下,什麼叫古往今來前所未有的酒品?酒雖有香型不同、酒精含量不同、用料不同等之分,但總體說起來,無非是白酒、果酒(葡萄酒)和黃酒這三種,這三種酒品大唐市面上都有,這——讓自己釀“前所未有之酒”,不純粹是扯淡嗎?
李宜幽幽一嘆,俏臉上沒來由地一紅,“說起來還是本宮害了蕭公子——本宮知道,這是難為蕭公子了,本宮明日就去母妃那裡,讓母妃……”
蕭睿沉吟著無語。 李琦擺了擺手,“算了,不說這個掃興的事情了,蕭睿,本王府中的歌姬最近排演了一種歌舞,你且來品評一二。 ”
第098章歌舞問情
蕭睿哦了一聲,還沒有回過神來,咚!一聲低沉而清脆的雷鼓起調,繼而是一陣疾風驟雨一般密集的鼓點,猶如那暴風驟雨中的金珠落玉盤。/ 他回頭看去,見少年李琦早已眯縫著雙眼,臉上呈現出一片陶醉之色;而嫵媚的李宜,明媚的大眼也微微閉合著,長長的睫毛似在風中輕輕顫動。
盛唐歌舞之興,可謂冠絕古今。隋代出現的集中外樂舞的“九部樂”,唐代時增為十部,足見歌舞之盛。自唐以後,中國宮廷歌舞便走向了下坡路,再也難現盛唐之宏大氣韻。對此,蕭睿早已是神往已久,今日能有機會親眼目睹,自然心底也頗有幾分好奇和期待。
傳說就在去年中秋十五的夜晚,道士葉法善邀玄宗皇帝同遊賞月,聆聽了仙樂《紫雲曲》,玄宗通曉音律,暗中記了下來,回來後親自譜曲並教梨園樂伎彈奏。這就是著名的《霓裳羽衣曲》的來歷。
這當然是傳說罷了,蕭睿自然是不相信李隆基能有見到仙人聆聽仙樂的經歷。但據史書記載,李隆基精通音律,這點恐怕不假。皇帝好歌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