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上。

於是克洛伊慢慢講起這個故事來:“其實就是在講一個家境貧寒的小女孩,靠賣火柴為生。但在元旦前夜,她沒能賣出火柴,飢寒交迫的她透過窗戶看到一戶人家在溫暖的家裡慶祝節日。最後她躲在角落裡,點燃了火柴,第一根火柴讓她看到了火爐,第二根火柴讓她看到了一桌子美食,第三根火柴讓她看到了已經去世的奶奶...”

萊姆斯一直聚精會神地聽著,直到克洛伊忽然停下來,他才插入了自己的看法:“這個故事聽起來會有個美好的結局。”

就像巫師孩子們讀過的《灰姑娘》和《睡美人》一樣,當主人公走投無路的時候,會有仙女和愛的魔法來解救主人公。從萊姆斯從小接受的教育來看,接下來小女孩一定會得到某個仙女或是巫師的同情,從今以後過上幸福的日子,在火柴照印下出現的一切美好事物也一定會成真。

但很可惜,這是個相當現實的故事。

克洛伊搖搖頭,接著說:“這個故事裡沒有魔法,她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覺,最後她凍死在了這個雪夜裡。”

萊姆斯不再說話了,只是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幾分同情。

此時的克洛伊已經陷入到回憶中:“我小的時候也有一次溜出過家門,跑到很遠很遠的大街上,看到一戶紅磚造的三層屋子裡,有個和我當時年紀一般大的女孩在慶祝生日,她的親人朋友全都圍在她身邊,桌子上放著我從沒見過的食物,她笑得那樣開心,我...”

說到這裡時,克洛伊突然想起對面還坐著一個人,於是她下意識修改了部分她當時的心情:“我真的很羨慕。當時我從來沒有看過書,也不識字,直到我到了孤兒院才第一次讀《賣火柴的小女孩》。當讀到那個小女孩透過窗戶看幸福的一家人的時候,我就想到當年的我。”

而事實上,幼年時看到那個過生日的小女孩的時候,首先充斥在克洛伊胸腔中的是迷茫。

克洛伊當時想,這真的是我所生活的世界嗎?為什麼明明生活在一個世界上,卻有人和她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為什麼別人可以開開心心地慶祝生日,而她卻只能在地獄般的生活裡熬著日子過?

名為嫉妒和憤怒的情緒第一次在克洛伊的思維中生成,她把這樣濃烈的情感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孩。

“但其實我比賣火柴的小女孩幸運得多,至少魔法是眷顧著我的,”克洛伊喝了一口紅茶,再次看向窗外,“剛剛來的時候我就想起來那次經歷和那個故事了,當時的我可想不到有一天我會成為坐在裡面的那個人,想想以前的那些日子還真覺得好笑...”

“這並不好笑。”

萊姆斯突然說了這句話。

他堅定地看著克洛伊,又重複了一遍:“那些讓你痛苦的經歷,怎麼可能好笑呢?”

克洛伊後知後覺地發現,在聽到那個小女孩攥著賣不出去的火柴凍死在街頭的時候,萊姆斯的同情給的不是那個故事中虛構的人物,而是自己。

克洛伊愣了一下,悻悻地舉起茶杯又喝了一口,她尚未發現自己的手在顫抖。

加了兩塊方糖的紅茶還是不夠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