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成吉思汗之死(13)(第3/3頁)
章節報錯
憤怒。
西平府:今寧夏靈武西南。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陪都:是指首都以外另設的副都,也稱為輔都,陪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稱為“兩京”,其制度稱為兩京制度或者兩京制、陪都制度等。
掎角之勢:成語,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掎角:指拉住腿,抓住角。原指從兩方面夾攻敵人;現比喻戰爭中互相配合、夾擊敵人的態勢,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牽制敵人。
坐視不管:形容一個人對一件與自己有一定關聯的某事某物不管不顧,袖手旁觀,任由別人去處理。
火蒺藜:古代兵器名。一種在火藥裡團入棘刺殺傷物的球狀拋擲火器,為爆炸性火器。創制於宋初,為宋、金、元時重要火器之一,多用於守城。
瞻前顧後:成語,出自戰國楚?屈原《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原形容做事謹慎,考慮周密;現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這裡指被前後夾擊、腹背受敵
畏手畏腳:成語,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文公十七年》。原義是顧前顧後,十分戒慎恐懼的樣子;比喻做事膽子小,顧慮多。
袖手旁觀:成語,出自唐?韓愈《祭柳子厚文》。把手籠在袖子裡,在一旁觀看。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幫助別人。多指看到別人有困難,不幫助別人。
黃河:是位於中國北方地區的大河,屬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大河流。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其流域面積約平方公里。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寡不敵眾:成語,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敵眾。”意思是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形容在戰爭中敵對雙方的(人員)實力懸殊太大(孤軍奮戰不可以力敵)。
隆冬:隆冬,指冬天最冷的一段時期。
枕戈待旦:成語,出自西晉?劉琨《與親故書》。原義是枕著武器等待天明;形容時時警惕,準備作戰,不敢安睡。
鳴金收兵:成語,出自《荀子?議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意思是用敲鑼等方式發出訊號撤兵(或撤軍)回營;比喻戰鬥暫時結束。
:()成吉思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