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閃回到文章開頭第一章這一隊行進的人馬,也就是1227年的夏日時節,成吉思汗此時正率軍攻打金國的慶州。慶州守衛金軍頑強抵抗,蒙軍一時攻拿不下,成吉思汗燥熱難耐,又惦念著留在六盤山避暑行宮內的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王妃,於是成吉思汗留下拖雷帶兵繼續攻打慶州,自己帶著三千兵馬作衛隊返回六盤山避暑。

將至六盤山時,已近黃昏,空氣中似吹起了微風,帶來一股淡淡的溼氣,氣溫也漸漸涼爽了起來。山路開始變得略微狹窄,以胡和魯為首的衛隊改變隊形,緊隨在汗血寶馬的身後,但仍是個個噤若寒蟬,立於馬上不發一聲,只能聽見馬蹄踏在山谷中嗒嗒嗒的迴音,而騎在汗血寶馬上的成吉思汗凝望著即將落山的如蛋黃般的夕陽,不知為何突然有些精神恍惚。

“或許真的老了”,成吉思汗暗歎,以往幾十年的經歷一幕幕浮現在眼前。從九歲父親被敵對部落毒死,自己似乎就一直被一股仇恨的火焰燃燒著,幾十年戎馬生涯、出生入死,既有失去親人的悲痛,也有攻城掠地後勝利的喜悅。但是,回首過往,現在突然感覺好像有些累了,一切恍若隔世,心情莫名有些傷感。

這種傷感在大兒子朮赤去世後就一直縈繞在自己心頭,久久揮之不去。成吉思汗慢慢明白,是自己內心對朮赤的去世懷著深深的愧疚,因為自己未曾解開的心結,讓他面對朮赤時總是心情複雜,這種複雜的情緒使得他們父子二人漸漸若即若離,致使朮赤鬱郁成疾而終。

朮赤是成吉思汗的第一位妻子孛兒帖所生,但是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卻一直是個謎。孛兒帖與鐵木真從小青梅竹馬,但是在一次敵對部落的突襲中,孛兒帖被搶走。等鐵木真將孛兒帖救回時,已經過了九個多月,此時孛兒帖已近臨產,生下了朮赤。所以,朮赤到底是孛兒帖被搶之前所懷,還是被搶之後,實在無從知曉。

成吉思汗一開始時並未在意,草原上各敵對部落相互搶佔財物和女人本就是家常便飯,況且孛兒帖與自己從小一起長大,是自己的第一位妻子,所以從小對朮赤疼愛有加。朮赤成年後跟著父親東征西討,勇猛善戰,屢立戰功,頗有父親的英雄氣概,深得父親的器重。

但是,背後對朮赤身份懷疑的一些風言風語也時常傳到這父子倆的耳朵裡,尤其是二太子察合臺對父親偏愛朮赤的態度尤為不滿。終於,大太子和二太子的衝突在一次討論汗位繼承人的大會上爆發了。

成吉思汗五十八歲那年,準備發兵攻打強大的花剌子模國,為了以防萬一,成吉思汗召開大會談論確定汗位繼承人。朮赤在成吉思汗的四個嫡子之中既是長子,又是戰功最多的一位,成吉思汗明顯表露出想讓朮赤繼位的想法。但是,次子察合臺按捺不住,發聲反駁:“父汗是要讓這個外族的野種來繼承汗位嗎?”,朮赤聽了大怒,衝上去差點與察合臺拔刀相向,幸得眾人解勸這才罷手。成吉思汗雖然責罵了察合臺,平息了這場爭執,但是這個插曲也改變了成吉思汗最初的想法,不論是朮赤還是察合臺,他們之間的任何一人成為大汗,都會在將來引發矛盾。蒙古軍隊內部部落關係錯綜複雜,一旦矛盾爆發,對蒙古國內部的穩定將是致命的。

朮赤氣憤難平,知道很多人對自己的身世心存懷疑,一氣之下表態說放棄汗位繼承權。察合臺見成吉思汗對自己頗為不滿,知道成吉思汗已不可能傳位於自己,就順水推舟推薦三弟窩闊臺。成吉思汗思忖良久,覺得三子窩闊臺仁慈寬厚,對兩個哥哥都頗為尊敬,加之眾臣紛紛點頭認可,即確定了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

朮赤羞憤至極,萌生去意,主動向成吉思汗請旨前去西征。成吉思汗瞭解朮赤是個好強之人,留在身邊恐其不會開心,於是將鹹海、裡海以北廣袤的欽察草原冊封給朮赤駐守,並向西北擴張,稱為欽察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