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暗流湧動(2)(第1/3頁)
章節報錯
可李惟忠、李景維這一行幾百人馬浩浩蕩蕩,卻並沒有直奔淄川的東面方向,而是一路向南而行。
原來,李惟忠是想跟隨李景維到那木雅熱崗看看,那裡有不少大夏的族人們在此居住,而且這跟隨出來的三四百人也是要匯入到這裡,這裡儲存的可是大夏復國大業的希望!
這木雅熱崗就是在今天的四川甘孜州康定市的折多山一帶,距離中興府有三千多里之遙。而中興府去往淄川和木雅熱崗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方向。
李惟忠赴淄川上任,卻繞道木雅熱崗,最起碼要多走幾千裡的路程。不單單距離遙遠,更讓李惟忠沒想到的是,這一路行來路途竟然是如此的艱險!
尤其在進入四川行省轄地之後,大多都是高山峻嶺,很多通行的道路都是蜿蜒崎嶇的小路,兩邊則是深溝險壑,人馬稍不留神就可能葬送在這荒山野外。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一首近三百字的代表作《蜀道難》,正是描寫四川盆地通往外界的道路是如何崎嶇艱險、群山高峻偉岸的佳作,“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至今令世人耳熟能詳。
這一路艱難旅途不再贅述。經過兩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眼前的山地漸漸開闊起來,遠處一座巍峨的雪山在陽光的映照下發出金燦燦的光芒!
與李惟忠並駕齊驅的李景維此刻已經難捺興奮之情,手指著雪山說道:“惟忠兄,那座雪山就是被當地人奉若神明的貢嘎雪山!”
李惟忠見那金色的貢嘎雪山高聳入雲,傲然屹立在群山之中;皚皚白雪折射出萬道金光,像是披上了一件金裝,氣勢無比恢宏、神秘;周圍數座雪峰環繞,綿延千里,端的是大氣磅礴,令人歎為觀止!
李景維又指向前方一大片溝谷地帶:“進了那谷口就是寨子了!”
後面那幾個李景維的侍衛此時已經歡呼起來,口中嗷嗷歡叫著,手上的馬鞭狠狠抽向坐騎,一陣風似的狂奔而去!
李惟忠也被大家的情緒感染,催動後面的家眷馬車加快速度。
俗話說“望山跑死馬”,看著那谷口距離已經不遠,但是這隊人馬又走了一個多時辰,這才來到了谷口。
見那谷口一道巨大的寨門,此時已經大開,從裡面湧出了男女老少好幾百人!
人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的表情,小孩子們歡呼雀躍;青壯年們奔過來熱情地擁抱迎接;有的老人們眼中已泛出激動的淚花。
看到李景維,很多人匍匐在地,高呼“太子殿下!”
李惟忠跟著李景維跳下坐騎,與蜂擁而上的人們擁抱寒暄。被歡樂的氣氛包圍著,就連一向沉穩持重的李惟忠此刻也是笑逐顏開,接過有人端來的下馬酒一飲而盡!
李惟忠的夫人顧氏領著家眷們也都陸續下了馬車。一路旅途勞頓,突見眼前歡樂景象,孩子們立刻興高采烈,撒著歡兒地追逐嬉鬧起來。
一個約莫七八歲、相貌英俊的少年走在李惟忠身後,扯了扯李惟忠的衣襟。
李惟忠回頭一看,是自己的四兒子李恆。就見李恆皺著眉頭,不解地向李惟忠問道:“父親,這些都是何人,為何與咱家中語言相通?怎的都居住在如此荒郊僻壤?”
原來,李惟忠回到中興府入了軍職以後,娶了漢女顧氏為妻,生下了四個兒子。為了讓自己的後人不忘本,李惟忠在家中除了教兒子們蒙語和漢話,還教他們大夏語,告訴他們這是自家族人的土語。但是,為避免節外生枝,李惟忠堅決不允許兒子們在外說大夏語。
蒙古人佔領中興府以後,嚴格禁止百姓在公眾場合說大夏語,只能說蒙語和漢語。所以,李恆很難能聽到外人講大夏語。今日看到在這離中興府幾千裡之遙的山谷裡竟有這麼多人都說著與自家族語一樣的語言,令李恆十分困惑不解。
李惟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