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西夏國殤(4)(第2/3頁)
章節報錯
識,怎又認其作了義弟?這耶律鑄用假名與姐姐相交,愚弟恐事出有因於姐姐不利,故而想單獨詢問於姐姐。”
王妃見不便再對李惟忠隱瞞,只好將自己如何被成吉思汗擄去,自己不願被成吉思汗納妾,羞憤難當將成吉思汗弄傷,成吉思汗對外昭告駕崩後帶著自己隱居在燕京的經過講了一遍,但是哈布日實際是自己與成吉思汗所生以及地宮寶藏等一些細節並沒有和盤托出。
李惟忠聽罷,仍舊猜不透耶律鑄改名換姓跟隨在王妃身邊是何用意,只得暫時叮囑王妃留意提防,自己找機會打探一下。
隨後,李惟忠告訴王妃自己安排下屬已經把佔用宅院的人員驅趕了出去,並已打掃乾淨,即刻就可搬過去居住。王妃詢問需要多少銀兩,李惟忠回答說不必了,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把官府簽發的房契也交給了王妃。王妃提醒李惟忠要把居住在宅院裡的人們安頓好,李惟忠回答說都已經安排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原來,自從中興府投降以後,雖然窩闊臺並沒再屠殺城中軍民,但是很多百姓還是非常憤恨和懼怕蒙古人,擔心今後蒙古人欺壓大夏國人,於是很多大夏國人舉家悄悄溜出了中興府,逃往其它地方,留下了大量民宅。有些民宅就被後來遷居到中興府的人佔用了,有些則被蒙古人收繳了。而李惟忠作為駐軍副將,想要回一處宅院並不是什麼難事。
為了避免耶律鑄懷疑,二人決定對耶律鑄假裝未曾單獨見過面,由李惟忠直接去找耶律鑄,假借告知宅院的事情,順便打探一下耶律鑄的用意。
二人商議妥當後,王妃仍返回錦瑞隆,李惟忠則前往如意樓去找耶律鑄。
相關
掌櫃:意思是對店主或經理的稱呼。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史書又稱為“前漢”“先漢”,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張騫(約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西漢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大漢帝都長安出發,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
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在明朝時期成為綜合貿易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元、明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商號:指商家字號或商業名稱。
風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別好,一定的時間裡就發展得特別快,迅速壯大起來或是產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小寐:指小睡一會兒。
中書令: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最初是幫助皇帝在宮廷處理政務的官員,負責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責任重要。遼金夏時期的中書令掌實權,位在丞相上。元代中書令權位尤重,忽必烈統制中國之後,耶律楚才任中書令執政,恢復了中書令宰相的職權,但許可權則大為擴充至地方行省。
和盤托出:成語,出自《天目中峰和尚廣錄》。形容一個人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