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塞入血盆大口中。
“不!”主角目睹母親被妖怪從廢墟中抓起,並當做食物吃掉……痛苦、麻木,淚水一點點的留下。
被扛著跑了很遠之後,主角從麻木中稍微有了感覺,瘋狂的毆打這個救民恩人。
“幹什麼?”扛起主角的中年男人有點生氣。
“放過我,如果不是你,母親也不會死!”幼年主角任性的毆打這個救恩恩人。
“錯了,我只能做到救你,而不可能救你母親!”中年大叔放下主角,說道,“人是不可能反抗妖怪的!”
他們回首望像化作了地獄一般的村莊!
十多米的高的體型,人類的體型不超過2米。體重和力氣的差距,可能就是幾百倍!
人類……拿起弓箭和兵器,就連它的面板,也難以劃傷!
妖怪肆無忌憚的抓起人類吞食的場景,就彷彿是一個頑童在雞籠裡面抓小雞一般,毫無反抗之力!
無窮的悲哀,蔓延在所有人類心中。
……
雖然,妖怪的破壞,和人類的表演,這是兩個攝像機分開拍的。
但利用了電影蒙太奇的特性,將來這些鏡頭被剪輯到一起之後,就可以顯得以假亂真。
這種技巧,早在幾十年前,美國人1933年拍《金剛》的時候,就開始使用了。
至今,王啟年去觀摩那部30年代的黑白電影,還是驚歎——以前那麼簡陋的技術條件,居然能拍出那種大場面!
《西遊之大聖篇》拍攝的過程中,劇組也是反腐鑽研了當年的《金剛》從中汲取靈感。
當然了,目前這部電影,也是一些新的東西。
比如,主角的母親,被妖怪吃掉了!
這一幕鏡頭,毫無疑問,將殘酷性和劇情衝突,給渲染到了極致!
捨得讓角色死亡!
而且,還是與主角有著密切關係的角色,以非常震撼人心的方式死亡,對氛圍的渲染,對觀眾情緒的調動,才能達到極致!
而後面主角的成長,才會更顯得有力!
電影裡面的視覺衝擊,終歸是用來玩弄觀眾的情緒!如果不能調動觀眾的情緒,就不是一部好電影,至少不是一部好的商業電影!
……
“好,今天就這麼結束了,可以休息了!”王啟年說道。
聽聞休息之後,劇組眾人感覺到一陣輕鬆。
一天下來,大家整整拍了六個小時。
上午三小時和下午三小時。
這還不包括休息時間段,其實名義上的休息,劇組眾人也必須自己去鑽研劇本,背臺詞。
王啟年對於演員非常嚴厲的,定好了的劇本,就不準輕易改動。臺詞必須要背的滾瓜爛熟。
拍的時候,王啟年以身作則,劇本中每一個字他都記得一清二楚。以至於,劇組裡面的演員,感覺到王啟年彷彿是一位嚴厲是老師。
當然了,王啟年私下裡面,也給大家打氣,告訴他們要:“敢於勝利!”
這番話,一下子讓別人吐槽,敢於勝利前面的四個字是——勇於犧牲!
這種精神,經常被軍隊提及!
如果前面不勇於犧牲,可能就在勝利的途中,退出了、失敗了!而付出了大量的犧牲,後面就要敢於勝利了!
如果不敢勝利,前面的犧牲豈不是白費了?
比如,當年我軍前期一個又一個失敗!
但最後,還是成長了起來,抗日、解放、抗美援朝等等戰爭,就是敢於勝利的表現。
為什麼能勝利?因為,前面的犧牲已經夠了,不勝利,你能對得起此前付出了犧牲代價的烈士嗎?
對於個人而言,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