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牛股價格。
“知名導演王啟年原來是超級股神,早年還未成立公司,拍第一部電影時,手裡面缺錢,就在股市裡面賺了數萬元,彌補電影投入。其後,小夥伴公司成立,更是抄底網易公司,10萬美元投入,不到兩年時間大賺6000萬美元。其後,又投資蘋果、flix、淡水河谷、中海油服務、南方航空、勝大、騰訊、百度……投資週期有長有短。除了網易和勝大,是短期投資之外,其餘股票,多是長線持股,回報率最低的股票,也是翻倍!”香港知名財經媒體《信報》有一篇文章,專門去揭露王啟年的炒股收益率。
這一下子,引發了無數香港股民的好奇。大家知道,很多牛人控股的公司,如果人品好的話,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回報率。比如,長江實業、九龍倉、滙豐銀行,至今給投資者帶來千倍的回報率。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更是喪心病狂,30多年時間,給投資者帶來了1萬倍回報率。要知道,巴菲特買入這家公司的時候,其是一家毫無希望的紡織廠,巴菲特吐槽,這是一筆失敗的交易。他入主的時候,每股不過是7美元。而到了2006年,每股已經是9萬多美元。
但總而言之,跟著一些牛人後面混,如果這個牛人真有本事,並且,良心比較好,不坑股東,未來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投資收益率。
在王啟年光環下,嘉禾的股價又開始新一輪的上漲,一直漲到了12港元每股,嘉禾公司市值,居然漲到20億港元以上。
對於這個估值,很多人投資者大罵“泡沫”,就連嘉禾的原來的主席鄒文懷,也對王啟年表示,股價是不是漲太高了。
“鄒先生!”王啟年笑道,“之前,嘉禾是受到成龍出走,何先生去世,嘉禾片場被政府收回等因素,以及投資者不看好您的年齡。現在的嘉禾,換了一個年輕的老闆,僅此而已。假設,您現在的年紀是二十多歲,控制同樣一個規模的企業,市值幾十億,並不是很難!”
“呵呵,現在的時代,錢越來越成為天文數字了!”鄒文懷不禁唏噓,早年在還在給邵逸夫幹活的時候,一部投資百萬的電影已經屬於大片。
包括李小龍時代,幾百萬票房就是天文數字!
八十年代初,千萬票房也是天文數字!
而在九十年代,港片由盛轉衰之際,數千萬票房的電影卻不再罕見!
不過,港片轉衰,主要是對手、成本、市場等等因素。對手是好萊塢大舉進軍香港電影市場,過去觀眾都不看好萊塢的,但現在好萊塢電影占據香港電影市場半壁江山,成為了主流。
成本方面,則是因為過去的香港電影輝煌,很多的明星片酬變成了亞洲最高的水平。除此之外,房租、物價的上漲,也是非常致命的。
市場因素是香港電影在90年代之後,反倒開始縮水。原本被認為是新藍海的內地市場,因為長期蕭條,對港片的收入貢獻有限。其他的亞洲市場,港片被打的節節敗退。
到90年代時期,嘉禾公司上市後市值2億多港元,也是一個令人側目資料。但在後來,電影市場被看衰,嘉禾的市值反而不算縮水。
而假設,嘉禾當初不投資電影,把資本投資房產去收租。現在租金的收益,應該就超過電影賺取的利潤。而地產漲價至少是三倍,帶來的資產增值,可能讓嘉禾變成10億規模的公司。
做各行各業,都不如買一棟樓等著漲價更賺錢,不得不說,這就是此時香港經濟的寫照。不僅僅是電影,各大行業何嘗不是!
百業皆衰,地產一枝獨秀!
而更可怕的是,內地在香港迴歸之後,不假思索的引進了香港的地產經濟。居然提出了把地產當作支柱產業發展。
這讓王啟年想想,也覺得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