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到1970年,在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上,他們再度利用多個大銀幕展示的imax系統,放映了早期的巨幕宣傳片,一度引發了轟動。
但這項技術長期並沒有被電影行業採納,但卻被一些科技展覽等等場館裡面,用來演示這種3d的效果。在70年代和80年代,3d投影裝置主要就是用於博物館、科技館等等場所。
因為imax確實是擁有很時髦的概念,在94年的時候imax開始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成功的上市發行了股票。其後,imax也開始正式的被電影院線引進。
當然了,一開始由於imax電影很少。imax公司的也沒有什麼良好的業績可言。因為,好萊塢和其他的電影公司,製作的電影格式,跟imax不相容。而那些電影公司,也沒有興趣,專門製作imax格式的電影。因為,長期以來。imax螢幕的放映廳數量一直很少,少到了電影巨頭對於這個市場不感興趣!
電影公司對於imax不感興趣,但imax被迫主動迎合電影公司!
從2003年開始。imax公司向市場妥協,公佈imax dmr®;專利技術,可以把傳統的電影轉化為imax格式,在imax影院中放映。這樣以來。增加了imax的片源。讓imax也可以放映非3d的影片。
接下來,好萊塢的一部分電影公司,開始嘗試跟imax合作,雖然還是釋出傳統電影院線上映的電影為主,但他們也會同步推出imax版。
如果說,這些年的imax跟好萊塢電影界的合作,僅僅是嘗試性質,是imax有求於院線公司和電影製片公司的話。
在不久之後。也就是09年開始,因為卡梅隆的3d大片《阿凡達》就是採用了imax 3d技術。並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其後,就是很多院線公司開始主動求著與imax公司合作。
接下來,imax為了把將市場做大,所以,採取了多種合作方式。一種是一次性付款購買他們的電影系統,另外一種則是一開始支付很少的訂金,即可引進imax系統,但是,後續需要跟imax進行票房分賬。比如,一部imax電影在imax放映廳進行上映期間,產生的票房收入imax公司至少可以拿走10%以上。這個分成,是以技術分成的方式收取,而不算是電影票房分賬。也就是說,靠著技術優勢,imax公司可以從院線公司手中獲得更多的利潤分成比例。
電影的票房收入分賬,長遠來看遠遠比一次性購買系統要分的多。比如,一次性購買系統,也就是百萬美元左右。但採取了分成模式,先低成本引進imax系統,後續採取分成,則有可能一年就得給imax公司支付幾十萬美元甚至百萬美元的分賬。
除了跟院線公司進行收入分賬之外,imax公司還可以賺影視製片公司的錢。影視公司採納imax的技術,是需要支付不菲的成本。把電影轉為imax格式,也是要付錢的。
可以說,隨著imax即使大行其道之後,imax收入也是水漲船高。在後來imax在中國市場收入,逐漸不亞於一些名面上非常吸金的好萊塢電影巨頭!
好在,王啟年早就知道imax未來有多麼火爆,所以,在這次金融危機爆發之後,開始也讓小夥伴公司不斷在股票市場上吸納imax的股份。
早年小夥伴公司已經買入了這家公司的股權,不過是在10美元以上買入了10萬股,長期持有並沒有賺到錢,反而在股災中浮虧70%。
接下來,小夥伴公司就開始以產業投資的心態,越便宜越買,一直買到成為這家公司的重要股東,能影響公司的決策為止。
目前,小夥伴公司已經對imax上市的流通股累計投資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