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小!�

“我有一個問題,去年開始小夥伴公司開始大舉借債,投資顯然比過去要激進的多,為什麼集團公司去年戰略上更加激進?”小夥伴金融控股集團總經理張偉問道。

“保守和激進是相對的。”王啟年微笑說道,“之前,我擔心美國債務危機,爆出黑天鵝事件,靴子沒有落地,所以。要比較謹慎一點,捂住錢包,準備過冬。現在,這個危機已經爆發了,接下來,則是引發了全世界的寬鬆救市政策。這個寬鬆。也就是印鈔票,是會持續的!美國次貸危機以來,全世界解決方案都是一條——放水放水再放水。美元持續放水,人民幣、日元、英鎊、歐元,誰不放水誰傻瓜。誰不放水,誰就可能先跨掉。”王啟年笑道,“全世界都加速印鈔,意味著什麼?”

“通脹?!”張偉說道。

“對,信用貨幣時代。幾乎沒有通縮,長期都是不可避免的通脹。即使短期物價下跌通縮了,也肯定是暫時現象。”王啟年說道,“這個通脹的年代,貨幣的升值都是相對的,貶值才是絕對的。通縮是暫時的假象,通脹才是永恆的真理。我們現在借的錢,只要不斷延長償還的時間。無限長的未來才還錢,那麼。肯定是還的比現在少。”

也就是說,各國政府都耍流氓印鈔的年代,不去借錢的人,實際上,就吃虧了。

即使王啟年不看好世界經濟,知道全球採取的各種救市措施。實質上,不外乎是吃興奮劑。美國、歐洲、日本甚至是經濟增長很快的中國,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危機的根源。

各國採取了印鈔票去解決危機,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危機不是因為缺少鈔票。實際上,是需求已經飽和了,過去一天吃一斤米飯的人,不會因為你印鈔票,就會吃10斤。原本有電視有手機的家庭,也不會因為你印鈔票,而購買更多臺電視和手機。

這次經濟危機,根本就不是貨幣供給不足,而是有很多商品和服務供給過剩。

想要解決經濟危機,要麼減少既有的產能,讓一些公司破產,這樣,破壞性的解決一部分問題,經濟走出蕭條,活下來的企業大多數度過難關,回到增長軌道上。但誰尼瑪的自己願意破產,讓同行們獲利?

從國家層面來說,一戰、二戰,用戰爭的方式,消耗和摧毀大量過剩產能,戰後重建,這也是一條解決經濟危機的出爐,但這個出路,顯然也不是很好。代價可能比經濟危機本身還要慘烈。畢竟,經濟危機中的人們再如何困難,也比世界大戰要好的多。

當然了,更好的解決經濟危機的方式,還是人類科技出現的新的進步。比如,二戰之後的電視機普及、家電普及、電腦、網際網路、手機等等改變人類生活習慣的產品出現,創造了新的市場。這些創新出現,刺激了新的需求,讓人類有了新的增長點,解決了瓶頸。

但是,現如今科技創新又疲軟了,很長時間沒有出現跟網際網路媲美的新的需求。

表面上,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很快,但實際上,跟當初網際網路出現相比,顛覆性已經遜色很多了。

當波音、英特爾、高通之類的企業都成為傳統行業的現如今,需要更深遠改變人類未來的產品和技術出現,才是人類經濟重新發展到一個全新的層面。

不看好經濟,卻又大舉借貸,借貸之後肯定是大舉投資。看似是矛盾和精神分裂,但實際上,這是對沖全世界各國政府集體耍流氓,大家比賽放水印鈔票,對小夥伴公司造成更巨大的財富縮水損失啊。

普通的經營虧損,這是看得見的損失。

但其實,企業是要跟各國政府印鈔票的速度比賽,只有在跑贏印鈔的基礎上創造的盈利,才能保證財富不是縮水。

“除了經營方面,我們加速了國際化和全球化。過去是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