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王啟年的答案不是的,競爭對手很強,有時候是好事。最為競爭關係,會更瞭解對手的強大,更瞭解對手的價值。所以,對手上市了,該如何估值,應該比市場其他人更敏感。所以。炒競爭對手的股票發財這種事,在業內很常見。
比如,谷歌公司就很沒有節操,百度公司上市之前,谷歌斥資500萬美元,買入了百度公司2。6%的股票。上市之後。這部分投資,很快變成9000萬美元,接下來,十多億美元。然後,谷歌公司不亦樂乎的賣百度股票套利。
還有,海螺水泥公司是稱霸水泥行業,也是從炒股票開始的。
原本,海螺水泥並不算是國內水泥行業的霸主,更談不上世界水泥第一霸主。但。海螺水泥公司上市之後,有了一點小錢錢,自己投資水泥行業,自然能知道水泥行業的週期和冷暖。炒作自己公司股價,自然是違反證券法規。但是,炒同行的股票,卻不違反證券法規。
於是,海螺水泥在水泥行業行業短暫比較蕭條時期。拿出自己抄底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上市的那些同行。接著,水泥行業大賺特賺。股價也暴漲之後,海螺水泥公司不斷的拋售同行的股票,用炒股賺的錢,償還銀行貸款,以及擴大產能,進一步收購更多的水泥行業資產。
一輪又一輪的炒。整個水泥行業,都淚奔——海螺水泥公司你媽的,太會炒股了。咱乾的好,股票漲了,海螺水泥拋售股票賺的比咱還要多。咱乾的不好。公司不行了,就可能被財大氣粗的海螺水泥給兼併。
尤其是,海螺水泥之所以早年炒股成功,因為它是做水泥生意的,對水泥行業研究的很透徹,而其公司明白自己的能力圈所在,即使炒股,也只炒水泥股。所以,專門炒水泥同行業的股票,自然是屢試不爽!能收購的則收購了,不能收購的則等股票漲上去拋售套利!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個是——經營管理,第二個是投資!
經營管理可以創造源源不斷的現金流,而投資能力則可以將戰果擴大!乘數效應下,最終會遠遠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原本和競爭對手規模相比,旗鼓相同,一輪行業週期和股市牛熊週期後,則有可能超過原本的對手十倍二十倍!
就是這麼荒謬!
很多實業巨頭,超過對手,並不是實業比對手做的好,而是靠投資能力,比對手要高超!!一個股神坐鎮公司,可能會超過十萬名職工創造的效益。
實業投資的加法減法的話,金融投資往往就是乘法除法。
或者打個比方,金融就是魔術!
比如,巴菲特買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初,每股不過7美元。
但經過了巴菲特幾十年利用投資能力進行滾雪球,每股股價超過了21萬美元。這種增長,就是不斷的做乘法,而不是做加法。
……
在6月16日這一天,騰訊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敲響上市的鐘聲,發行4。2億新股,每股發行價3。7港元,融資15。55億港元。按照這個發行價,整個騰訊才值60多億港元。
若是站在騰訊幾年的發展角度分析,98年創立的騰訊,先後引進的風險投資加起來,才不過是2億港元。
但隨著上市,比較遲介入的風險投資,至少也大賺十倍以上。比較早介入的風投,則可能是獲得了數百倍回報。
對於騰訊的創世團隊而言,更是一下子獲得了千倍、萬倍的回報。
將來隨著騰訊股票上漲,持有者還將擴大獲利倍數!
也許,站在2004年的角度看,騰訊一年的營業收入才10億元,淨利潤預計才4億元。這個估值雖然不貴,但也不算很便宜。
但如果站在未來觀察,騰訊這個發行價,簡直是太廉價了。因為,這是以傳統行業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