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純粹的國產片,而是一個比較尷尬的“港產片”。

名義上,港片可以跟國產片上映數量不受限,但大多數香港電影製作公司,不太熟悉國內的稽核制度,為了更容易過審,採取了與國內合拍的方式,來運作電影。有時候,更多采用國內編劇的劇本,香港的導演和演員參與演出。

但那麼一來,純粹意義上的港片,越來越少。貌似,只有留守香港,不能在內地上映的電影,才是純粹意義上的港片。

後來,港片的式微,本質上也是因為,純粹的港片不賺錢,所以,混出頭的大佬,基本上不考慮香港觀眾的口味。此外,新世紀的香港觀眾,跟八十年代的香港觀眾,又不太一樣了。以前的香港觀眾,很多都是骨灰級的港片影迷,看好萊塢的好少。當年港片拍攝興旺時,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可能轉型成為電影工作者,整個香港最多時有百分之五的人口,都是跟影視娛樂工作相關。

而現在的觀眾,看好萊塢大片更多,看港片更少。由於香港的各方面成本高企,大多數電影公司,賺到的利潤,連付房租都付不起,更別說有什麼作為了。

嘉禾那樣老牌的巨頭,之所以還能撐得住,主要還是因為,從七十年代,廉價買了不少的商業地產,這些商業地產自己用來經營院線,所以,成本相對較低。

至於片場什麼的,嘉禾由於當年是租的,隨著片場到期,現如今地產價格已經漲成天價,以嘉禾的資本,根本不可能買得起,或租得起大片場。失去了片場之後,嘉禾的製片業務,則是舉步維艱。

《江湖2》是嘉禾在片場到期,並且,失去了昔日頂樑柱成龍之後,耗費巨資打造的一部,非成龍參演的大片!

可以說,嘉禾公司目前,比小夥伴公司對於這部電影更上心。

“恭喜,恭喜!《江湖2》國內票房破億了!”嘉禾電影公司老闆鄒文懷在破億訊息傳到香港之後,就打電話過來賀喜。

“同喜同喜!我們僅僅是做內地發行,嘉禾才是真正的贏家!”王啟年心情很好的說道。

“王導,如果我趁熱打鐵,再拍一部《江湖3》。你覺得呢?”鄒文懷問道。

“最好別!”王啟年沉思片刻說道,“《江湖2》已經是在透支《江湖》的粉絲和市場了。如果,很快又拍出一部《江湖3》可能會虧本的!”

“哦?為什麼,《江湖2》的人氣很高啊!”鄒文懷不解,“觀眾也很喜歡!”

“觀眾對一個系列的電影,口味是逐漸升高的!”王啟年解釋說道。“第一次看《江湖》,觀眾沒有多少抵抗力,很快就入迷了。因為,第一部給他們最好的印象,所以,第二部容易具備吸引力。但到了第三部,票房未必就很樂觀了。舉個例子《侏羅紀公園》第一部6000萬美元預算,奪取了9億美元票房。《侏羅紀公園2》則是7300萬美元預算,拿下6億美元票房。到了《侏羅紀公園3》。製作成本上升到9300萬美元,但票房僅有3。68億美元!”

基本上,這種新奇的續集,除非是粉絲非常忠誠,甚至透過看影碟和周邊產品,電影下畫之後,粉絲數量繼續增長的電影。

否則的話,拍續集往往的預算越來越高。但是收入越來越低。這就像是石油開採一樣,一開始人們先把成本很低的淺層石油開發。低成本的石油被採完之後。需要投入更多資本,進行二次採油、三次採油。甚至,這些常規的石油資源開採差不多時,需要投入更多資本開發頁岩油和海底石油。

投入越多,收益反而是越來越低。甚至,可能因為成本高企。收入減少,而導致虧本!

鄒文懷點頭說道:“有什麼好的建議?”

“我覺得,漫畫改編電影是很不錯,港漫被譽為世界上,除了美漫、日漫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