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將心憂國難閒居,新婚亦念戰鼓急(第2/4頁)
章節報錯
朱標眉頭微皺,立刻問道:“出了何事?”來人正是太子府的侍衛統領,他單膝跪地,抱拳急道:“殿下,雲南急報!沐英將軍……中了埋伏!”
朱楓心頭一震,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而上,彷彿一盆冰水當頭澆下。
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指關節泛白。
雲南的崇山峻嶺、瘴氣瀰漫的景象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他彷彿能感受到那裡的危機四伏,刀光劍影。
他擔憂地看向朱標,只見朱標的臉色也驟然變得凝重,眉頭緊鎖,
“詳細說來!”朱標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壓抑的怒火。
侍衛統領連忙從懷中掏出一封沾染了血跡的信箋,雙手呈上,“殿下,這是沐將軍拼死送出的急報。”
朱標迅速接過信箋,展開細看。
信上的字跡潦草,墨跡斑駁,彷彿寫信之人當時正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
信中描述了叛軍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設下埋伏,沐英將軍雖然奮力抵抗,但寡不敵眾,身負重傷,情況危急。
朱標看完信,臉色愈發陰沉,他將信箋緊緊攥在手中,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發出咯咯的聲響。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轉頭看向朱楓,
朱楓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他上前一步,沉聲道:“殿下,臣願立刻前往雲南,救援沐將軍,平定叛亂!”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
朱標看著朱楓,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北王,雲南之行,兇險難測,你……”
朱楓不等朱標說完,便毅然決然地單膝跪地,抱拳道:“臣願立下軍令狀,不破叛軍,誓不回京!”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彷彿一顆顆子彈射入朱標的心中。
朱標看著眼前這個年輕而堅毅的將領,心中充滿了敬佩和感動。
他知道,朱楓此去,不僅僅是為了國家,更是為了心中的正義和責任。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好!孤準了!”
朱標看著朱楓堅毅的背影消失在夜幕中,心中感慨萬千。
他拿起桌案上的奏摺,上面的字跡仍舊帶著他落筆時的決絕。
他知道,朱楓並非衝動,而是心懷大義,胸有成竹。
他長嘆一口氣,將奏摺重新放回桌案上,理了理衣袍,緩緩說道:“來人,更衣,準備早朝。”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翌日清晨,皇宮的鐘聲響徹雲霄,打破了黎明的寂靜。
文武百官身著朝服,魚貫而入,按品級依次排列在金鑾殿上。
朱標端坐在太子之位,神色莊重,目光掃視著殿下的群臣。
他的心中清楚,今日早朝,將關係到大明王朝的命運。
待到早朝開始,朱標率先起身,神色嚴肅地向朱元璋稟告:“父皇,兒臣有事啟奏。”他的聲音洪亮,在金鑾殿內迴盪。
朱元璋微微頷首,示意朱標繼續說下去。
朱標清了清嗓子,語氣鄭重地說道:“雲南叛亂,沐英將軍雖已領兵前往平叛,但局勢仍舊不容樂觀。鎮北王朱楓,心繫國家安危,亦願親赴前線,為父皇分憂,為大明效力。”他的目光落在朱元璋的身上,等待著父皇的決斷。
朱元璋聽聞此言,眉頭微微一皺,目光如炬地望向朱標。
“鎮北王新婚不久,理應留在京城,為何要前往邊疆?”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悅,彷彿在責問朱標為何要縱容朱楓。
朱標連忙解釋道:“父皇,鎮北王此舉並非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他曾多次向兒臣請命,為國效力。雲南叛亂,事關重大,非同小可。鎮北王武藝超群,智勇雙全,若有他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