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朱楓身世(第2/3頁)
章節報錯
“楓兒,”張三丰看著眼前的朱楓,只是,習武之路漫漫,還需不斷努力。
”
朱楓再次行禮,“弟子謹記師父教誨。”
“明日,為師便要返回武當山了,”張三丰語氣一頓,目光深邃,“有些事情,也該有個了結了……”他看向皇宮深處,目光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陛下,該談談了。”
朱元璋屏退左右,只留下馬皇后在側。
御書房內,氣氛凝重。
張三丰拂塵輕揮,穩穩落座。
他目光如炬,直視龍椅上的朱元璋,沉聲道:“陛下,貧道此來,除了傳授武藝,還有一事相告。”
朱元璋心中一凜,他與張三丰數次會面,論道天下,國事民生,無不推心置腹。
但張三丰此刻的神情,卻讓他感到一絲不安。
他沉聲問道:“道長有何事,但說無妨。”
“此事,關乎國祚,更關乎陛下骨肉。”張三丰語氣沉穩,卻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敲擊在朱元璋的心上。
接下來的幾日,張三丰與朱元璋多次密談,御書房的燈火常常徹夜不熄。
燭光映照在兩人臉上,時而嚴肅,時而凝重。
兩人低聲交談,外界無人知曉他們談話的內容,只知道每一次會面後,朱元璋的神色都更加複雜,有震驚,有疑惑,也有欣慰。
與此同時,張三丰也數次與馬皇后會面。
不同於與朱元璋的嚴肅莊重,與馬皇后的會面則顯得平和許多。
兩人談論的並非國家大事,而是朱楓的未來發展。
馬皇后慈愛地看著張三丰,她細細詢問著朱楓的習武情況,以及日後的發展方向。
張三丰則耐心解答,語氣溫和,如同一位慈祥的長輩。
一日,御花園中,桃花盛開,香氣撲鼻。
馬皇后與張三丰漫步其中,陽光透過花瓣,灑下斑駁的光影。
“道長,楓兒這孩子,自小便沒了父母的庇護,本宮心中甚是愧疚。”馬皇后輕嘆一聲,
張三丰停下腳步,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緩緩說道:“娘娘不必介懷,楓兒天資聰穎,又有陛下的庇佑,日後定會成就一番事業。”
馬皇后聞言,微微一笑,“道長所言,本宮甚是欣慰。只是,楓兒這孩子,自由命運多舛,多謝道長這些年的教導。”
張三丰微微頷首,“貧道理所應當盡力而為。”他頓了頓,目光轉向馬皇后,語氣意味深長,“只是,有些事情,也該讓楓兒知道了……”
“道長此話何意?”馬皇后心中一緊,一股莫名的預感湧上心頭。
張三丰並未直接回答,而是看向皇宮深處,目光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明日,貧道便要返回武當山了。有些事情,也該有個了結了……”他看向馬皇后,語氣低沉,“娘娘,請保重。”說罷,轉身離去,留下馬皇后一人站在原地,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
翌日清晨,金鑾殿上,朱元璋親自送別張三丰。
晨光透過雕樑畫棟,灑在張三丰的道袍上,更顯其仙風道骨。
朱元璋握著張三丰的手,眼中滿是不捨。
“道長此去,山高路遠,還望多多保重。” 張三丰回握朱元璋的手,感受到帝王掌心的溫熱,他淡然一笑,“陛下保重,貧道去也。”說罷,他轉身離去,步伐穩健,不帶一絲留戀。
馬皇后站在朱元璋身旁,望著張三丰遠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她伸手撫摸著腰間的玉佩,指尖傳來一陣冰涼的觸感,這玉佩,便是當年她與朱楓分別之時,留下的唯一信物。
如今,物歸原主,她也終於了卻了一樁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