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福是禍?

朱元璋的手緊緊地握著龍椅的扶手,指節泛白,手背上青筋暴起。

幽州,那是大明的門戶,也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韃靼鐵騎來勢洶洶,幽州城危在旦夕,他需要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人,而朱楓,是他最後的希望。

“唉……”一聲長嘆從朱元璋口中發出,帶著深深的無奈和疲憊。

他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朱楓幼時的模樣,聰明伶俐,卻又格外懂事。

突然,朱元璋猛地睜開雙眼,他想起了一件事,一件足以證明朱楓並非表面那般平靜的事情。

那一年,瘟疫肆虐,傷兵營中哀鴻遍野,人人避之不及。

可朱楓,卻毅然決然地前往傷兵營,照顧那些病弱計程車兵。

他親手為他們熬藥,喂他們吃飯,甚至不顧自身安危,為他們清理傷口。

那時的朱楓,眼中閃爍著一種異樣的光芒,那是熱血,是擔當,是對蒼生的大愛!

朱元璋的嘴角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他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一樣的熱血,一樣的果敢,一樣的胸懷天下!

他相信,他的兒子,一定能夠擔起這份重任,一定能夠化解幽州的危機!

“來人!”朱元璋突然高聲喊道,聲音中充滿了力量,之前的猶豫和疲憊一掃而空。

“擺駕,朕要去……”

朱元璋頹然地坐在龍椅上,殿內的燭火明明滅滅,映照著他臉上覆雜的神色。

他想起朱楓出生那日,自己正忙於平定叛亂,甚至未能親眼看看這個新生的皇子。

等到他凱旋歸來,朱楓已經是個牙牙學語的孩童,懵懂地叫著他“父皇”。

二十七年,他給予這個兒子的關愛太少太少,甚至不如對其他皇子那般重視。

他總覺得朱楓性子沉穩,不需要過多的呵護,卻忽略了他內心深處同樣渴望父愛。

如今,他要將這個虧欠了二十七年的兒子送上戰場,送入那危機四伏的幽州城。

一陣揪心的痛楚從心底蔓延開來,朱元璋感到喉嚨一陣發緊,幾乎喘不過氣來。

他用力地搓了搓臉,試圖驅散這股莫名的傷感。

可是,朱楓那雙清澈的眼睛,那堅毅的神情,卻一遍遍地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朕,是不是做錯了?”朱元璋喃喃自語,聲音低沉得幾乎聽不見。

他彷彿看到朱楓在戰場上浴血奮戰,身披鎧甲,手持長劍,與韃靼鐵騎殊死搏鬥。

那一刻,他不再是一個皇子,而是一個戰士,一個保家衛國的英雄!

猛然間,朱元璋的他想起朱楓是男子,是他的兒子,更是大明兒郎,是華夏中原的好兒郎!

他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他身上流淌著炎黃子孫的熱血!

朱元璋的呼吸漸漸平穩下來,他緊握的拳頭緩緩鬆開,他大步走到殿門前,目光投向幽州的方向,彷彿看到了城牆上浴血奮戰的將士,聽到了金戈鐵馬的廝殺聲。

“擺駕!朕要去……”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在朱楓身上,彷彿要穿透他平靜的面容,看清他內心深處的想法。

幽州,那是大明抵禦外敵的第一道防線,如今韃靼大軍壓境,戰況危急,稍有不慎,便有城破之危。

他派朱楓前往,並非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

他相信,即便朱楓知道此去兇險萬分,也定會毫不猶豫地答應。

因為他是他的兒子,是大明的皇子,身上流淌著與他一樣的熱血,肩負著同樣的責任。

“楓兒,你可知,此去幽州,兇險萬分?”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凝重,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