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遠去,望著那漫山晨色,心底對前路又多了幾分篤定。

我要練氣九層,我要築基!

其實自從陳疏言幫張志、曾文二人解開《庚金劍氣訣》後幾人就開始各有齟齬,內心中既覺得陳疏言佔了大便宜又擔心陳疏言練的神功大成,患得患失之下幾人關係就有些冷淡了。

隨後靈隱谷一行後幾人就更加疏遠陳疏言,有嫉妒,也有愧疚,更加不待見陳疏言變得越來越好……

但陳疏言不在意,有沒有法術他都不在意,所謂人生之過客而已,他只想一心向道。

練氣一至三層為初期,三至六層為中期,練氣七層,也就是練氣後期。

能在十七歲之前突破後期就是放在這九州之上也能稱得上是一時俊彥,可以說是築基有望,長生可期,而現在的陳疏言也能自稱一句,在練氣這個領域裡,我可是半步後期了。

而後幾天,陳疏言突破練氣六層的訊息在庶務峰上不脛而走,一時間引得諸多同門為之側目,蓋因此人平時不聲不響的突然間就在修為上超過了自己都有種受到背刺的感覺。

至於是誰傳出去的,陳疏言自是心知肚明。

又是一日過去,這天陳疏言正從真武觀下山而回,羊腸小道上,迎面走來了一個“兩記名”的弟子。

陳疏言站定後微微一側身,因為此道只容一人透過,兩側茅草甚高,不易過人。

這名弟子似乎並沒有謙讓的意思,待及近後,陳疏言倒也是認出了來人。

潘紹敏!

一位自幼失怙的潘家遠支,與胞兄相依為命,自從六歲被父母生前好友,內門長老帶回後,十幾年來只穿淄衣,從不食人間煙火,不苟言笑,從來都是深入淺出,是一位一年前就突破到練氣六層的少年天才,如今才年僅十五。

乍一看,陳疏言與潘紹敏似乎是兩類人,但是陳疏言知道,他們其實是一類人——

內心都高傲到視餘子如無物,不屑於與任何平庸的人交朋友,即使遇到所謂的天才,也自信終有一天可以冠蓋群驕。

但是陳疏言做的更不明顯,身上的稜角被他很好的掩飾起來。

而潘邵敏則更加傲氣,高傲到連掩飾都不屑於做。

陳疏言覺得這只是一次簡單的擦肩而過,並不需要什麼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決絕,也不存在什麼高手間的側目感應,一切都應當平平常常才對……

但潘邵敏並不這麼想,他今日專程為陳疏言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