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李惟忠帶著哈布日、耶律齊及十幾個隨從收拾行囊,兵部的告身也已送到,貴由還準備了一些回禮。一行人趕了幾架馬車,歸心似箭直奔中興府。

一路無話,走到薩里川掩埋大夏君臣的亂石崗,李惟忠吩咐大家一起動手,搬開亂石,用準備好的鐵鏟小心翼翼地挖了起來。

足足用了四五天時間,一具具屍骨被挖了出來,各自小心擺放。亂葬坑裡凌亂潮溼,惡臭撲鼻,蛆蟲亂竄,令眾人不禁掩住口鼻。

時間已過去了十幾年,當年被殺的這些大夏皇室重臣肉身已經腐化風乾,辨不清模樣,但仍然可以看得出很多人的手上綁著繩索,嘴巴大張著,悽慘景象令人不忍直視。

這其中有一具屍骨,挖出來的時候,身上的衣裳雖然已經破爛不堪,但衣服上的金線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隱約可看出是龍的形狀,顯然是件龍袍。而龍袍只有皇帝的身份才可以穿戴,所以這具屍骨必是末主李哯無疑。

然而,這具屍骨只有軀幹卻沒有頭骨,與別的完整的屍骨都不一樣。大家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那顆頭骨,極有可能當時李哯的頭顱是被砍下來以後才埋進了坑裡。

李惟忠這一行人絕大多數都是大夏國的遺民,此時見此景象哪裡承受得住,個個仰面痛哭,捶胸頓足。哈布日知道這裡面也有自己的外祖父母,雖然不曾見面,但畢竟是自己的親人,也不禁潸然淚下。

眾人稍稍平復一下情緒以後,小心翼翼地將一具具屍骨抬上馬車,李哯的遺骨單獨用了一架馬車裝載。所有屍骨用麻布蓋好,大家一路小心呵護著向中興府而去。

離到達中興府還有幾天路程的時候,李惟忠認真考慮了一下,覺得如果光天化日駕著這些裝滿屍骨的馬車進入中興府必定有所不便,且想把這些遺骨安葬在大夏皇陵,人手也不夠。

於是,李惟忠叫過哈布日和耶律齊,讓他們先騎馬回去提前告知古爾王妃,然後又叫過兩名隨從,如此這般交代了一番。

到了中興府城外時,李惟忠等人並未進城,而是繞過中興府,直接來到了大夏皇陵。

離著皇陵很遠的地方就看到一些士兵騎著馬分佈在外圍巡視,這些都是巴音手下原大夏籍計程車兵,見到李惟忠等人並未搭話,只是拱手施禮,讓過這隊車馬,繼續觀察四周,以防他人進入皇陵。

巴音帶著一些士兵迎了過來,古爾王妃也坐著哈布日和耶律齊駕駛的馬車迎上前來。

眾人都沒有多話,大家默默地將馬車上的屍骨一具一具搬了下來擺在地上,悲愴的氣氛瀰漫在整個大夏皇陵之中。

巴音接到了提前趕回計程車兵傳報,已經按照李惟忠的吩咐,準備了八十多副棺木,墓坑也按照李惟忠的吩咐挖好了。巴音召集幫忙的這兩三百士兵,都是原大夏籍的親信士兵,花了一兩天時間才把墓坑挖好。

古爾王妃在哈布日和耶律齊的攙扶下顫巍巍地走了過來,順著李惟忠的眼光示意,走到了馱著末主李哯遺骨的馬車前。

當看到裹著一身龍袍的遺骨時,古爾王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手指上下撫摸著遺骨,嚶嚶地哭了起來。王妃身體已經虛弱,根本哭不出大聲,身體抽搐,幾近昏厥,看得旁人無不心如刀絞,哭成一片。

眾人將這些大夏皇室重臣的遺骨細細整理,收拾乾淨。巴音已經證實,當時確實只有李哯是按照窩闊臺的命令被砍下了頭顱,帶到蒙古大營覆命。而帶隊的軍官看著這一隊老少可憐模樣,不禁動了惻隱之心,並未命令屬下屠殺,而是挖好坑將眾人活埋了,總算是讓這些大夏皇室重臣們留下了全屍。

李惟忠親自動手給李哯的遺骨做清理,發現李哯的腰身上繫著一個圓形玉佩。李惟忠想了想,將玉佩摘下,交到古爾王妃手裡。

王妃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