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千古名相(1)(第3/3頁)
章節報錯
律楚材仍是每況愈下,終於在乃馬真後三年五月十四日(1244年6月20日)與世長辭,享年只有五十四歲。
後人對耶律楚材評價甚高,普遍認為耶律楚材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而且多才多藝,是一個在文化藝術方面有卓越修養和多種貢獻的人。他是我國提出經度概念的第一人,編有《西征庚午元歷》,還主持修訂了《大明曆》。他酷愛詩歌,寫過不少詩作,現存於世的有《湛然居士文集》共十四卷。
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窩闊臺汗兩朝任事近三十年,於蒙古國的治國、經濟、軍事、教育、人才保護、政治改革等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貢獻。後人評價耶律楚材是千古名相一點都不為過!
耶律楚材在有生之年多次勸誡蒙古統治者不要濫殺無辜,改變了蒙古多年來屠城的殘暴習慣,中原千百萬生靈被保全了下來;積極推進蒙古尊孔崇儒、全面接收中原文化,使中原文明免遭浩劫。這些是耶律楚材對中國歷史、中華文明做出的最大貢獻!
相關
守孝:舊俗尊親死後,服滿以前,居住在家,斷絕娛樂和交際,以示哀思。
特木爾:蒙古語意為“鐵”。
行將就木:成語,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意思是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比喻人臨近死亡。
勵精圖治,篤行致遠:成語,出自於東漢班固《漢書?魏相傳》。意思是振奮精神,設法治理好國家,努力實現遠大的理想。
甕山泊:今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內昆明湖。
《西征庚午年曆》:成吉思汗時期耶律楚材創制的歷法。又名《麻答把歷》。蒙古國初期承用金朝《大明曆》,元太祖十五年(1220),成吉思汗西征時,因《大明曆》與時令不盡相符,命耶律楚材創制新曆。耶律楚材在《大明曆》基礎上減周天73秒,歲差亦減73秒;又參考回回曆法,創成新曆。提出樸素的地球經度(裡差)概念,為我國古代天文學的一項創見。題名曰《西征庚午元歷》,簡稱《庚午元歷》。
《大明曆》:是由南北朝時期中國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祖沖之創制的一部曆法,也稱“甲子元歷”。在曆法中,祖沖之首次引入了“歲差”的概念,從而使得曆法更加精確,是中國第二次較大的歷法改革。
尊孔崇儒:思想上要遵循傳統文化,以孔子為最高標準,尊敬傳統文化。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強調以理學為根本、以儒家學說為主導的“尊孔、孝悌”的道德準則。即尊重先師諸子之教誨,重視君子之義行。
:()成吉思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