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怎麼?難不成你想考我?我還想考你呢,吹什麼大話。”

張末瑩的父親是公務員,偏向文科,見女兒理科不愛學,文科也不愛學,上高中後自主讓她學文科。

夏荻蕤淡淡地笑道:“那你考吧。”

張末瑩想起前天語文課上老師提的一個問題,問道:“那你說韓愈、柳宗元關於古文運動的理論有哪些在今天仍然有指導意義?”

唐朝古文運動是我國散文發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學革新運動,對唐朝散文創作有重要意義。

在現在來說,韓愈、柳宗元的散文也是高中學生必學的課程之一,每年高考關於此處至少有幾分的題目會出現。

對於能夠決定學生命運的高考,少至零點五分都能說得上關鍵,是以老師要求他們連續複習了好幾天,任何知識都不能遺漏。

只是張末瑩沉湎於電視電腦手機網路,除了問題是什麼,答案一個字都寫不出,這時正好拿來考考這個大言不慚的小女孩。

夏荻蕤看了一眼陳華遙,見哥哥投身在木乃伊節目中,沒半點表示。在腦子裡組織了一下思路,以前老師說過的內容漸漸回憶起來,說:“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創作,是在政治上要求以儒學古道整頓秩序,挽救危局,促進中性,他們的理論比較系統明確。”

“嗯?”

夏荻蕤看了眼呆滯的張末瑩續道:“一是文道合一,以道為主;二是要求文章反映現實;三是加強修養,為文養氣;四是反對因襲,強調創新;五是陳言務去,文從字順。”

“哦?”

夏荻蕤仍是不理,道:“這些理論使我們過散文重新得到健康的發展,同時對背誦詩文革新運動,以至明清之際的文學創作都起到了理論指導作用,對現在仍然也有指導意義,我說的對嗎?”

這是教科書般精準的答案,小姑娘記性好,但是也不怎麼理解其中含義,只能照本宣科。

張末瑩愣了好一會兒才說:“呃……不知道你說的對不對,明天上課我問問老師吧。”

陳華遙在旁邊插嘴道:“就好像韓愈的《師說》,教師的作用是‘傳道授業解惑’,從師的重要性在於‘人非生而知之’,他還提出‘聖人無常師’、‘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等值得注意的新觀點。你到底學懂了沒有?也好意思來考小荻。”

張老太一直在廚房裡偷偷觀察客廳諸人,張末瑩提問,夏荻蕤回答,陳華遙補充,顯得十分完美流暢。心中不自覺的忖道:“我早就說過要叫小遙來給瑩瑩當家庭教師,輔導她的功課。小遙把才十二歲的妹妹教得這麼好,教高中的瑩瑩還不是小菜一碟?只要他肯,以後瑩瑩努力上進,考上重點名牌也不是什麼難事了。”

張老太因而內心越發堅定這個想法。

兩個小姑娘在客廳裡你考我我考你,唇槍舌劍戰個不停,等得約莫半個小時,菜餚做好,叫道:“開飯啦!”

上湯金針菇、滷水乳鴿、蔥香鮮辣豬肚湯、香酥牛肉卷、剁椒燜鱔魚幾樣小菜擺在桌上,香味撲鼻。

張老太不知陳華遙的口味,孫女不愛吃素,偏愛鮮香麻辣的飲食,即使額頭冒出幾顆油亮油亮的青春痘也在所不辭,從沒改變過自己的信仰。為了令一週回家一次的孫女滿意,就照著這麼做了。

陳華遙一努嘴,夏荻蕤乖乖的跑去給大家盛飯,張老太阻止無效,連聲說道:“好個乖巧懂事的丫頭,你爸媽真有福氣,生了個這麼好的女兒。”再看看自己蠢、呆、笨、傻的孫女張末瑩,背脊斜斜靠住沙發,兩腳架到扶手上,坐無坐相。唉,人比人真是能氣死人啊!

小丫頭回頭笑道:“乾孃,都是我哥教我的,他說在人家家裡做客要懂禮貌。”

張末瑩別過臉去,心想:“小小年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