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便對魏進忠說:“廷杖一事,朕看就免了吧!給周宗建停俸一年的處分,也算給你出了這口氣。”

魏進忠聽了並不甘心,他暗地裡鼓動新投靠自己的言官朱童蒙,伺機彈劾周宗建。

入夏,刑部尚書王紀指命顧大章審理熊、王(化貞)一案。

參加會審的共二十八位官員,每個官員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並都在審單上籤署了自己對量刑的觀點 。顧大章在會上直抒己見,他依據《大明律》的“八議”中的“議能”與“議勞”的內容,提出可免熊廷弼死罪。(依據八議: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勞、議貴、議賓、議功,只要具備八種情況之一,在量刑上即可減刑。)顧大章強調熊第一次被起用,守邊一年,使邊患稍寧;第二次被起用,實無指揮之權,卻無一事不力爭,無一預言不幸中。熊與王同逃,但性質不同。他建議殺王化貞、戍熊廷弼。

顧的公平之論,並未在會上佔上風。大多數官員依然死抱著“武死戰”“文死諫”“守疆之臣,兵敗當戰死疆場”這一箴言,認為熊應背水一戰,直至陣亡,否則就是臨陣脫逃,必須處以死刑。

大章把會審的情況彙報給王紀尚書,王紀坦言說:“熊守遼有功,足以贖罪,應減刑。”然而王紀也無法改變二十八人的會審決議。

熊王同被處死的結論一出,一些言官勸皇上儘快批准執行,首輔葉向高上疏皇上,提出等三法司,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複審覆旨後,再作決定不遲。皇上朱由校採納了這一意見。

三法司會審,由刑部尚書王紀都察院左都御史鄒元標大理寺卿周應秋共同主持。當熊廷弼被押到堂上,他只跪了一下便站起來了。他說自己是在家中被拜為兵部尚書的,皇上的旨意是讓自己駐紮山海關,並無駐紮廣寧的字樣。言外之意是說廣寧失守,自己不負主責。說完鞠了一躬,遞上一份辯白信。

鄒元標說:“廣寧告急之日,經略若能仗義誓師,收殘兵以圖恢復,反敗為功,死且不朽。而經略卻一聽兵敗,先奔山海關,即使有蓋世之氣概,也不足以贖喪師失地之罪。如今失地喪城,功罪一體,難辭其責。今日公進了刑部,是非自明。”

熊廷弼一聽自己要被關進刑部,頗不服氣,他認為自己無大罪,便與幾個主審官爭論起來。王紀說:“公既然不肯進獄,可暫到天仙庵小住一日,我們請旨定奪。”熊廷弼聽後,賭氣地說了一句:“乾脆把我關進詔獄好了!”說完熊不情願的跟著刑部的差官走了。

之後,王紀對差人說:“請過王巡撫來!”

王化貞一進屋便跪地大哭,他先是推諉責任,說熊經略拒不聽他提出的“過河大戰、河東寬大可戰、河西窄小難戰”的方略,接著嫁禍於人,說廣寧危在旦夕,“經略領兵來救,後又逃回,罪歸於經略,與我無干!”

聽了王化貞的一番狡辯,幾個主審官十分反感,鄒元標一針見血指出:“敵騎兵尚在百里之外,王巡撫就放棄廣寧逃走,此罪難辨 ?”

王紀接著說:“王公必須領罪,日後或許還有出頭之日。”

王化貞聽後,也獻上一封信,鞠了一躬退了出去。

後來熊廷弼見到了一份二十八人簽字的審單,上面寫道:“熊比楊鎬,更多一逃;比袁應泰,反欠一死。宜用重典,以警將來。” ,而在三法司向皇帝呈送的複議奏疏中,上面雖寫明瞭王熊二人“俱坐斬” ,但字裡行間對王熊都流露出同情之意,在奏疏最後強調法官不敢輕議,此事須由皇上定奪。

熊王一案暫時畫上一個句號。不久,顧大章調到兵部任職。

大章前腳剛離開刑部,徐大化表侄楊維垣便上疏參劾大章 ,說大章妄倡“八議” ,寬赦熊廷弼。顧大章得知後便上疏進行抗辨,指出王化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