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與民爭利(第1/6頁)
章節報錯
“父親,編撰大典的事宜近期或許就能提上日程了。”
富明實業前期的投資基本差不多了,現在就是摘果子的的時候了。
各地官道九成都鋪上了水泥路,房地產產業也都開發起來了。
以便各行各業之人實現安居工程,除了樓房外,還有小型別墅。
不僅是大明士農工商買進,就連不少外邦的商賈也都在置辦。
窗明几淨,燈火明亮的,反正商船都要常往大明跑,置辦些房舍偶爾過來小住也是可以的。
他們也都不差錢。
發電站雖還在建設期間,但已經鋪設起來的費用,完全可以支撐後續建設。
尤其是南方手工業發達,很多作坊都是日夜趕工的,用電量不少所收電費也多。
階梯制下,既能讓普通百姓用得起,又能多從這些大戶手裡多收一些。
相較於海外豐厚的利潤,區區電費當不得啥。
另外,就是近海的船隊了。
鄭和的寶船走的太遠,一時半會根本沒辦法回來,組建近海船隊這也是為了短期的收益。
最重要的是,因富明實業起步本來就早,他們出去的船子無論是在倭國高麗,還是在占城真臘方向都很受歡迎。
除了鄭和的寶船之外,富明實業的船在海外是名頭最響的了。
凡是出去的貨,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搶購一空。
而目前耗資最大的就是水軍的組建,但基本已經接近尾聲了。
最重要的是,因前段時間處於即將通貨緊縮的情形,在新鈔發行之後才漸漸恢復正常。
而正是因為這,也才減緩了之前水軍戰船的壓力。
朱允熥把整理出富明實業以及把取來戶部的一些賬目放到朱標跟前。
朱標本就是個好學之人,他既認可職大的存在,又豈能不接觸職大的學問。
對於朱允熥遞來還未整理的資料便也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市舶司稅收倒是不少啊。”
富明實業賺錢那是不消說的,而市舶司的稅收之支撐朝廷當前幾個大的行動也是不能否認的。
“那些商賈熱衷於出海,世家大族組織大船,微末小商那就組織小船,尤其是開了直沽市舶司後,去高麗和倭國也不少。”
對於這結果,倒也在意料當中。
朱標合上手中的賬本,道:“既然能提上日程那就提上的,明年就得改年號了,在你皇爺爺治下編撰完畢是不行了,但至少能探個洪武的邊。”
從一開始朱標熱衷於編撰大典就是為了成全老朱的文治武功,可誰成想老朱會病的這麼突然。
想要編一本能夠傳世的大典,哪是一時半會所能辦到的,只能像朱標所想的這樣,探個洪武的邊。
至少後世說起來的時候,還會說從洪武多少年開始修的呢。
反正實錄將來也要在朱標父子手中完成,大不了再搞一個是老朱一力促成的說法,總歸是能為老朱成全一個文治武功的。
“兒子明白了!”
“兒子先把所需銀子騰挪出來,只要銀子不受卡頓,就不會耽誤了大典的編撰。”
“等準備妥當了,再安排合適的人選來主持。”
當下的文人你能說他們虛偽也能說他們狡詐,但真才實學是絕對不缺的。
畢竟從千軍萬馬中闖出來,誰都不可能是草包。
如此盛典能在上面留得一名,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朱標點頭,道:“你說的對。”
“職大你皇爺爺的行在安排的任何了?”
這這事兒老朱很急。
要不是因在鳳陽不能隨時見到朱標和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