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釣臺現在是修好了,可是沒有釣魚的人啊。”

搖光很愁,他要的是願意掏錢來釣魚的優質客戶,而不是為了佔便宜的,來了磨磨蹭蹭就是不想花錢,還想拿魚回去。

爺爺拍了拍搖光的肩膀,緩緩說道,“孩子,彆著急。這才剛修好,還沒多少人知道呢。咱們得讓人知道了才會來釣魚。”

搖光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爺爺,那咱們該怎麼讓人知道呢?去發傳單?還是在網上發廣告?我加的幾個本地群,只有同學群和咱們村的大群,都不是目標客戶。”

爺爺笑著搖搖頭,給他遞了一個烤地瓜,“傳單就是發了,也未必能精準到愛釣魚的人手上,說不定還白花錢。我聽你爸說起過,他有同事愛釣魚,要不咱讓你爸邀請他的朋友來釣魚,這種愛釣魚的人也有自己圈子,應該是能起到宣傳作用的。”

“我爸啊,他願意嗎?”

在搖光看來,他爸可不是會願意幹這事的人。

被爺爺拍了一巴掌,“他不願意也得願意,這又不是啥丟人事,邀請同事來玩一玩,有啥不行的,你等著這事我跟他說。”

“那我們提前把收費標準都寫在告示牌上,立在壩沿,讓過往的人都能看見。”

搖光覺得還是要讓他們知道,這不是免費塘,是他們要掙錢的營生,免得徒增煩惱。

“成,再讓你李叔在他那小賣部裡跟人多嘮叨嘮叨,他那常有來往的車買東西。”

李叔的小賣部搖光也去過,公路邊上有一排平板房,李叔在小賣部在中間那間房子,旁邊還有一家小飯館和一家糧油蔬菜店。

來往的大車經常會去小賣部買水和麵包之類的,也會去飯館吃飯。

像外面來釣魚的也會跟他問路,以前有人找到壩上,就是李叔知道爺爺給壩裡放進去魚了,只是爺爺不讓釣,後來李叔就不往那引了。

搖光眼睛一亮,“爺爺,這主意不錯。先試試,要是情況好的話,咱們再把服務跟上,讓來釣魚的人能舒舒服服的釣魚。”

“搖光啊,你說釣魚這價定成多少合適,咱的魚品質好,肉質鮮美,定的低了虧的慌,定的高了只怕釣魚的人又不願意。”

搖光摸著下巴思考了一會兒,“爺爺,我覺得咱們可以先做個調查。去附近其他的釣場看看他們的定價,再結合咱們這裡的優勢和魚的質量來定。”

貿然定價,不合適的話豈不是翻車了。

爺聽了,深表贊同地點點頭,“搖光啊,你說得對,這事兒馬虎不得,要是弄不好會壞了名聲的,再影響了咱村就不好了。那咱們明天就去周邊的釣場轉轉。”

第二天一早,等周波送菜回來,爺孫倆就開著皮卡出發,走訪附近的幾家釣場。

他們發現釣場不一樣,收費也不一樣,雖然差的不多。

有的釣場環境簡陋,就是個聚起來的壩,車都到不了,但價格便宜,來釣魚的基本都是周邊村裡或者鎮上的人,圖的就是便宜。

有的釣場設施齊全,價格卻偏高,釣塘邊上能停車,有門市,漁具魚餌什麼的都有,吃的喝的也有。

他們仔細觀察著各個釣場的情況,還跟釣友們交流了一下,瞭解瞭解大家對於價格的接受程度和偏好。

開著車跑了兩天,周邊幾個釣場都去比對了一遍,回到家後,搖光拿著本子,邊寫邊跟爺爺分析。

“爺爺,我看了一圈,大部分釣場按竿收費在一百到二百左右,也有按小時收費的,一小時是三十到四十五。但咱們這魚的品質比他們好不少,他們的魚應該是賣的大魚放進去的,您也看到他們釣上來的鯉魚了,肚子胖乎乎的,我估計是為飼料著,這點咱們有優勢,愛釣魚的人,比較懂行,什麼魚好他們認得出來。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