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火力支援和躍遷補給就徹底解決了。我同意!”

“同意!”

“另外,特種艦隊司令大家可有人選?”

“湯臣!”

“湯臣!”

“阿嚏”

正在崑崙號艦長席位上的湯臣,狠狠的打了一個噴嚏。與此同時,通訊器傳來了一則資訊:“艦長,聯合艦隊指揮部請您過去”

“好的,給我在一號甲板準備一艘穿梭機,我這就過去”

“收到,艦長。穿梭機隨時待命!”

一個月後,農曆二月初二。

聯合艦隊再次啟程,雖然特種艦隊尚未完成建制,但是有了高倍光速引擎的加持,相信完成任務的效率會更高。等到再回來的時候,相信五代馬克艦和戰神級火力支援艦就能正式入編。

此時的湯臣滿懷憧憬,他現在也算總督級別了。他決定等下次回來後,就開始向艾娃發起總攻。

可惜,美好的東西總是好事多磨,等他再回來時艾娃已經踏上了前往巴納德的途中了。由於兩人交錯前往遙遠的外太空執行任務,以至於很多年後才漸漸發展出了成果。

2112年,地球

特種艦隊建制早已完成,之後又進行了兩次躍遷站搜尋,均是一無所獲。反倒是聯邦執政議會和最高科學院成果斐然,推進專案都在超預期進行著。

二號天宮城竣工!

第二座恆星炮竣工!

位於金星的太陽熔爐和行星船塢竣工!

木衛三、木衛四類地行星生態改造竣工,金剛族人終於有了自己的文明基地!

泰坦級太空堡壘巨大的身軀,在太陽熔爐和行星船塢的雙重加持下初見成型!

五項星獄帶回來的科技,已經窺見真諦、不日可入列聯邦文明實用科技之中!

聯合艦隊給人感覺似乎躺平一般。除了戰艦越來越多,人員也僅發生了一點微妙的變化,魏成林由第二聯合艦隊調任至第一聯合艦隊旗艦崑崙號擔任艦長,肖望星升則任崑崙號實習大副。

此時的聯合艦隊戰艦規模,加上特種艦隊已經達到4808艘,馬克支援艦274艘。

第一戰略艦隊新增星雲級主力戰艦五十艘,星海級艦載母艦八十艘,二代齊雲艦二百艘、隼級戰艦三百艘,新艦種戰神級十艘,陸基作戰能力擴編到一個大隊。

第二戰略艦隊新增朱雀級戰力戰艦五十艘,替換掉一百艘鸞鳥級戰艦到星系防禦指揮部,新艦種戰神級十艘,陸基作戰能力也擴編到一個大隊。

第三戰略艦隊新增隼級戰艦50艘,新艦種戰神級10艘。

第四戰略艦隊新增隼級戰艦50艘,新艦種戰神級10艘,星雲級主力戰艦20艘。

星系防禦指揮部除新增五個陸基作戰大隊,還從第二聯合艦隊調撥來100艘鸞鳥級戰艦,形成陸基作戰空天立體打擊陣列。

時至今日,聯合艦隊所有戰略單位不僅在戰艦數量得到進一步提升,質量更是上了一層樓。一旦面對同級別文明的星際作戰,足以形成了攻守兼備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