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回到徐家村的時候,天還早,三人就決定先去木匠那裡。

老木匠年紀已經很大了,是老手藝人。他每天做些木工活比去田裡賺的工分還多,就以老了為由,不去田裡幹活了。

見到幾個沒有見過的年輕人,就明白,這就是那幾個新來的知青了。

這時候也沒有漫天要價的情況,很快唐瑜她們就訂了兩個放衣服的木箱和一個洗腳的木盆。

木盆的價格反而比木箱還要貴一些。木箱只要3元一個,木盆要4元。老木匠說做木盆比木箱費手藝,唐瑜她們也不懂這些,但想想可能指的是,製作木盆的手藝要求更高,因為木盆要做到裝水不漏水,木箱則不用這麼高的手藝。

交了錢,老木匠讓她們兩天後來取木箱,木盆則要再過兩天才能好。

三人回到知青點的時候,大夥已經下工了,王顯偉叫住幾人。

“建民同志,今天大夥分開做飯了,你是繼續和我們一起搭夥,還是怎麼說。”

“你們還是維持原來的分組吧?”

“對,劉興國同志去黃豔紅那組了,現在就剩你們三人了,你看你們三人是新組一組,還是去哪一組?”

唐瑜和張愛華對視一眼,立刻就達成了一致,就搶在張建民前面說了。“王同志,我們三人新組一組好了,我們三個都是南邊沿海的,口味也差不多。”

“那最好了,建民同志清楚我們知青點做飯的情況,我就不多說了。但是吧。。。”王顯偉說話一股領導腔,唐瑜很想送他一個白眼。

“你們都是今年新來的知青,我想有個事還是有必要提醒你們的。你們現在剛來,還不清楚情況。東北這邊冬天比較長,冬天是種不了蔬菜的,你們該囤些蔬菜了。”

這事唐瑜倒是忘記了,她看的小說,女主要麼有異能,冬天還能催生蔬菜,要麼有空間可以自己種植,或她的空間有保鮮功能,能夠大量囤新鮮蔬菜。

沒有異能的普通人,在東北,冬天只能吃鹹菜或乾菜,再在地窖囤一些白菜蘿蔔土豆之類耐儲存的蔬菜。

王顯偉繼續說:“你們也知道,知青點是有自留地的,每個知青有一分的自留地。現在知青點自留地上種的蔬菜都是老知青們種下的,建民同志來的早一些,他的自留地上也是種了的。這幾天你們想吃什麼蔬菜,自己去摘就行。”

唐瑜懂了,原來王顯偉說這麼多,目的在這裡。

翻譯一下就是,冬天到了,你們可以囤菜了,知青點的菜都是老知青的,你們別想動,只有這幾天吃的,可以摘。你們能動的只有張建民的那一分地種的菜。

這理確實是這麼個理,但是,你是不是有些小看我們了,難不成你不說這麼一嘴,我們就那麼厚臉皮,整個冬天都蹭你們囤的菜?

唐瑜在心裡吐槽,嘴上說的卻是:“真是謝謝王同志提醒,這些我們確實是不知道。我們是該早做些準備,不然冬天沒菜吃就麻煩了。”

王顯偉見話已經說清楚,就準備離開了。

“那你們忙,我也去幫忙做飯了。”

“王同志,稍等下,我還有個問題要問,我們該去哪裡買蔬菜呢?”陳旭叫住王顯偉。

“建民同志,你這話可不興說。投機倒把的事情,我們可不能做。”

陳旭雖然接收了張建民的記憶,但思維還是現代的,一時沒反應過來。

“那是,那是,投機倒把的事情,我們自然不能做,我哥的意思是這裡冬天長,我們三個人需要的蔬菜也多,這麼多蔬菜,我們該怎麼解決呢?”張愛華趕緊找補。

事情其實就是這麼個事情,但你不能明面上說出來。這個時代還沒有自由經濟,是不允許個人交易的。你私下向別人買了東西,只要你們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