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同志,我們早上忘記帶水了,我回去拿下水壺哈。”

這個時代,是集體經濟,在農村幹活講究的是同勞同得,勞動的時候,會分成一個個小團隊共同負責一個區域。

今天唐瑜與張愛華,就和這個小女孩組成了一個小團隊,負責這一個倉庫的大豆晾曬。

而唐瑜現在要回知青點拿水壺,算是要離開團隊,去做自己的事情。這是需要得到小團隊其他人同意的,不然就是私自脫離團隊。

如果被告到村長或大隊長那裡,不僅會受到批評,還要扣工分。唐瑜自然不想第一天上工就惹出這樣的事情。

小女孩看了她們一眼,點點頭表示同意了。

唐瑜看到小女孩點頭了,才起身往知青點走去。

“愛華,你水壺在哪裡,我一個人回去取就行了。”

張愛華也沒客氣,說了自己水壺放的位置,交代唐瑜彆著急,就繼續幹活了。

知青點的位置在村西邊的村尾,曬穀場在村北邊,而唐瑜所在的倉庫又在曬穀場的東邊。

唐瑜要回到知青點,差不多需要跨越整個曬穀場。唐瑜只能沿著曬穀場南面的倉庫,往知青點走。

整個曬穀場上,有曬穀子的,曬大豆的,曬高粱的,曬玉米的,還有給玉米脫粒的。

其他村民和知青也有去翻地的,積肥的,收剩下的糧食的,也有去收集體田裡的蔬菜的。

今天張建民也被分在了曬穀場幹活,他是負責用獨輪車搬運糧食的,有些裝袋了的糧食,比如穀子、脫粒後的大豆、玉米。乾燥程度沒有達標的,就需要每次晾曬的時候,從倉庫搬出來,倒在地上晾曬。這些袋子普遍比較大,需要力氣大的男青年搬運。

唐瑜本想著去問問他水壺在哪,順便也給他帶過來。但想到他的水壺大機率在男知青房間裡,那她就不方便去拿了。也就沒有過去問。

萬一問了之後,她又不方便在男知青房間沒人的時候去拿水壺,然後他就跟著一起回去拿水壺了怎麼辦。

這不是破壞了她難得的獨處時間嗎?她還有個私心,想趁知青點現在沒人,試試白天進自己的空間看看有沒有區別呢。

迎來暫時休息時間的陳旭,看著唐瑜遠遠的朝知青點方向走去,跑到張愛華身邊問:“唐知青怎麼回去了?”

張愛華順著陳旭的目光看去,“我們沒帶水,小玉回去拿水壺了。”

“我也沒帶,她有沒說給我的也帶來?”

“沒。”

“那我也回去拿。”說著陳旭就跑回去向同組的知青報備去了。

唐瑜回到知青點,先去女知青房間,拿了兩人的水壺,晃了晃熱水瓶,裡面的熱水早上已經被兩人用光了。

現在燒一壺水是來不及了,而且剛燒好的熱水也喝不了。那就只能裝一壺涼水了。

又去了廚房,在水缸裡舀了水,裝滿兩水壺。就著水壺,咕咚咕咚,灌下一大口水。這時候的水質還沒有被汙染,入口清甜,特別解渴。

她還不知道陳旭也正往知青點來,她正想著,要不要換一個地點進空間試試。

又擔心在公共區域會不會被人看到,不是在自己的私人領域,總是心裡有些擔憂的。但是想著應該沒有這麼巧吧。要不就在這裡試試?

就在唐瑜糾結的時候,陳旭已經來到知青點門外。見大門關著,陳旭還疑惑了一下,難道唐玉這麼快回去了?

不應該啊,他過來的時候沒有看到人回去啊。可能還在裡面吧。

唐瑜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在聽到開門聲的瞬間,在心裡默唸了:“進去。”

瞬間就進入了自己的空間。此刻唐瑜的心砰砰跳,好怕會跳出胸膛。

她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