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瑜帶著徐曉蘭還沒進門,“你們看我帶誰回來了。”

沒等屋裡的幾人回應,又說:“我不僅借回了老面,還帶回來一個師傅。”

此時的徐曉蘭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正對門口坐著的張愛華,第一個看到跟在唐瑜身後的徐曉蘭。

“是曉蘭啊,趕快過來坐。”

徐曉蘭知道黃豔紅她們與唐瑜幾人交好,也不奇怪會在這裡見到她們。

她朝著屋裡三人點了點頭。

“我跟過來玩一會。”

黃豔紅也笑著說:“你來得正好,小玉她們連什麼是老面都不知道好,剛好可以教教她們用老面怎麼做包子。”

徐曉蘭跟著唐瑜走近,看到了她們桌子上攤著的課本,有幾本好像是初中課本,她曾經在徐大平的書包裡看到過。

如果她那時沒有輟學,現在應該是初三的學生了。

徐曉蘭有一瞬間的愣怔,但也有了一個疑惑。

她們不都是高中畢業的知青嗎?為什麼還要看初中的課本。

唐瑜看到了徐曉蘭眼神裡的疑惑。

“我們閒著無聊,複習下學過的知識。知識太久不復習,都要忘光了。”

唐瑜知道徐曉蘭她們家的情況。她爸被抓後,她們兄妹倆就輟學了。

原因不用瞭解,也能猜到大概。

她爸就是因為沒錢給她媽治腿,才犯的錯。被抓後,失去頂樑柱的她們家,肯定是再拿不出錢給她們上學的。

而且忙著全家人生計的兄妹倆,也沒時間上學。

唐瑜心疼她們兄妹倆,有心想要幫一下她們。

知道時代發展趨勢的唐瑜,清楚學習的重要性。考慮到她們家的情況,讓她們重新回學校,將來考大學這種想法,肯定是不切實際的。

但唐瑜也清楚,這個時代,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

後世很多大佬,都沒有很高的學歷,有些甚至沒有上過學。經過努力,靠自己的雙手,也能闖出一片天。

學歷不是他們的成功的必要條件,但學識和眼界卻是。

無一例外的,這些人在後來或主動或被動的都進修過自己的學識,開拓了眼界,才能有後來的成功。

唐瑜並不懂其他增進學識,拓寬眼界的辦法。

她知道的也只有學習。

對於徐曉蘭倆兄妹,學歷這條路已經被堵死,但是學習這條路卻沒有。

“曉蘭,你們現在還有在學習嗎?”

徐曉蘭的視線從課本上移開,轉頭看向唐瑜,她不明白唐瑜為什麼這麼問。

她們家的情況,她確信唐瑜是知道的。

從小她的成績就不差,如果家裡不是現在這樣的情況,她現在肯定還在學校上學。

但是現在,每天的活計都讓她們忙不過來,她們根本沒有時間學習。也只有現在這樣的貓冬時節,才能有空閒的時候。

而且她身處的環境告訴她,學習是沒有用的,就像眼前這些已經高中畢業的城裡人。

她們學了這麼多年,卻還是跟自己一樣,被困在農村的田地裡。

徐曉蘭搖搖頭。

唐瑜也知道,現在的農村,有學習沒用的風氣。有些家裡,明明是有條件送孩子去上學的,卻也有不去的。

上次被陳旭說過後,她就知道再不能隨便說將來高考的事,即使是當做猜測來說。而且高考對徐曉蘭來說,更是天方夜譚。

她也沒辦法直接說接下去時代,學習有多麼重要。只能隱晦的提點一下,看她能聽進去多少吧。

“我們上學時,老師曾經跟我們說過,書是知識的源泉,也是世界的縮影。

我們能夠通